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55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文章通过对春秋时期和西汉后期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对《左传》和《易林》中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左传》和《易林》在思想倾向上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82.
林语堂著《吾国与吾民》1939年增订版塑造的浴火重生的中国形象,较其1935年初版中混乱而无望的中国形象,所描写的形象可谓是焕然一新。而这一形象的变换是相关的历史事实、舆论氛围、读者需要、作者心态等因素多方影响的结果,从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3.
宋琳的诗不仅有一种流水般的清澈和恍惚的风格,而且他偏爱使用水流的场景和隐喻。像赫拉克利特和孔子那样沉思时间,这给宋琳的诗歌带来了浓重的哲理意味和沉思品格。对存在的时间性的思考,一度成为这位"哲学狐狸"的精神日课。这位抒情的纳喀索斯,再一次回眸注视自己的倒影,但这不再只是一个自我迷恋的寓言,而是同时关涉到一种文化的历史寓言。  相似文献   
84.
作为两个不同时代的标志性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白鹿原》,在相关的革命叙事中,都带有特定时代语境的意识形态色彩,显示出不同时代对“革命”这一中心话语的意识流变。与《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革命道路相比。《白鹿原》中白灵的革命道路似乎更具有普遍性:作为知识型的革命者,无论其参加革命的动因,还是遭受左倾路线迫害从而与之决裂的事实,更能代表这一类型的革命者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85.
林慎思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时代形成的一种极具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念“下民之艰”的民本论,“均赋于民”、“均役于民”的仁政论,“今人易化”的教化论,“有道之君刑峻”的德刑并用论,“任忠去邪,用得其当”的尚贤论等,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文章主要论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清代林则徐的两篇佚文,一篇录自清道光刻本《竹波轩梅册》,另一篇录自道光二十七年黄氏求是斋钤印本《试篆存稿》。两文对于了解林则徐的生平与思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7.
《林则徐年谱新编》是一部非常富有学术与文献价值的著作,颇得学术界的好评。但细读全书,仍发现些许问题与史实不符,如魏源是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林昌彝为林则徐的同乡后辈,以及孙毓是林则徐的同年友等,均不能成立。考察相关史料,魏源是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林昌彝为林则徐的族弟,孙毓与林则徐根本不是同年友。这些问题尽管是白璧微瑕,但也有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88.
林语堂虽不是著名的红学家,但他的红学研究也是不可小觑的一家之言。他的红学研究成果主要收在其专著《平心论高鹗》一书中,集中探讨了“伪续”说、高本后四十回如何评价、脂砚斋及畸笏等问题。林语堂红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他以小说创作家的身份介入红学研究,因此得出了许多与非小说家的红学家不同的创见。  相似文献   
89.
以林则徐的翻译活动为个案,探讨翻译发起人的角色,在对影响翻译活动的策动因素进行思考的同时,引起社会对翻译发起人的重视。在当今中国社会,欲求翻译社会效应之充分发挥,发起人的作用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90.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古志人小说,往往都把目光集中在《世说新语》上,故研究得可谓透彻,而忽视了其它。文学活动不是封闭的,文体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志人小说的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反映魏晋清谈风尚的志人小说,自《语林》发轫,《郭子》则继之,而《世说新语》则是集大成者。《郭子》在志人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