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3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34篇 |
理论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224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段宝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
民间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三资料库,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方面。目前制度文化尚未受到关注。过竹等同志所著的《岭南地区苗族、瑶族乡规民约与和谐社会建构研究》值得特别关注。这本书对苗瑶民间法制乡规民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这种新调查是用最科学的立体考察方法进行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有许多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冯智明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3):73-76
美国人类学家李瑞的《另类中国:瑶族及其民族归属政治》从中心-边缘的理论命题出发,关注作为想象中的边缘力量的兴起,探讨了瑶族在民族国家进程中的角色和命运,为从边缘看中心的民族互动和民族认同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3.
蓝甲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25-30
针对历史上<周易>研究者对爻辞理解的纷繁复杂甚至矛盾现象,第一次提出了<周易>爻辞的表述结构及其解读方式,井以此为例,分析了某些爻辞的正确含义,纠正了历代解释者的某些错误诠释,解决了如何正确解读<周易>爻辞的原则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忠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3):86-91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路遥长久以来都亲身感受着陕北民歌深厚的艺术魅力。陕北民歌历练了路遥的心志、陶冶了他的性灵,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在路遥小说人物塑造过程中,陕北民歌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写照人物生存境遇、映显人物内心世界、品评人物是非曲直。由于陕北民歌的运用,路遥的小说具有了鲜明的地域印记。 相似文献
15.
对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5场比赛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造成中国男篮惨败的原因在于:外籍教练员临场指挥不力;中国队球员的体能不足、技战术打法僵化;国内篮球联赛培养运动员的机制落后;男篮领军人物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周新凤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4-78
姚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书画理论家,他把绘画界定为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强调绘画应肇始自然,作画要心意结合、“意到笔随”。针对绘画创作的程式问题,他认为应该敢于寻求一种理想的“自适”状态;在绘画的立意和评鉴上,他提出了“骛关则离真,求真则失美”与“以不关为关”的审美理想论。 相似文献
17.
侯忠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4-106,137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18.
杨九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36-140
运用翔实数据对《齐民要术》农学体系结构从微观的视角利用现代文献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勾勒出该书的基本框架结构,指出精当合理的结构排列中所蕴涵的传统农耕文化、农业技术、农业思想、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贾思勰农学思想的博大精深,认为《要术》的体例结构是中国古农书农学体系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9.
在检阅四库本《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和中华本《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时,发现二书或整段内容此有彼无,或史事时间序次歧互淆乱,或人名和官名互有出入,或文字衍脱讹误,凡此类可拾掇的问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王永奇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94-97
路遥作品中,塑造了一些贤妻良母式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无私奉献,是符合男权观念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的审视下,这些贤妻良母过的却是丧失了自我与个性的生活,并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