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3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亚当夏娃日记》与《伤逝》显现了马克.吐温与鲁迅生命体验的相通。二者在人物的启蒙关系维度、爱情与生存的主题维度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二者相似的原因亦源于作者的类似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用法,揭示了动词过去时态的本质特征,即距离性。  相似文献   
43.
Recently, Di Crescenzo and Longobardi (2006 Di Crescenzo, A., Longobardi, M. (2006). On weighted residual and past entropies. Sci. Math. Jpn. 64:255266. [Google Scholar]) have studied “length-biased” shift-dependent information measure and its dynamic versions. On the other hand, Renyi's entropy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literature of information theory that is a generalization of Shannon's entropy.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s of weighted Renyi's entropy, weighted residual Renyi's entropy, and weighted past Renyi's entropy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4.
王晴佳 《北方论丛》2020,(2):103-114
作为名闻遐迩的当代史学思想家,海登·怀特在最近二十年来已经引起了史学界许多人的注意,中文学界也不例外,但现有的著作比较侧重分析他的论著,特别是《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的内容及其影响。其实,怀特的治史路径有着几个明显的转折——怀特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成为一个史学理论家,而是想成为一个"正宗"的史学家,但他自学生时代起,又受到老师威廉·博森布洛克的影响,寻求一个经世致用的理想。他的这一追求称得上一以贯之、始终不渝。怀特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史学理论,通过历史书写中"叙述"的功用,写作包括《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在内的许多论著,为的是实践这一理想,让历史研究与社会现实形成积极的互动。而到了晚年,怀特又探讨超越"叙述"的新路径,以求历史学展现"实用的过去"。怀特的思想遗产既在于他所提出的理论,亦在于他在革新历史学性质、观念和方法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5.
《甲骨文论集》、《陈炜湛语言文字论集》和《古文字趣谈》分别是古文字学家、甲骨学家陈炜湛先生学术论文和随笔的结集。三书近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实为学界佳音。三书贯之以"古为今用"的精神,在治学方法及特色上各有承继发挥,内容上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46.
《追昔游集》是研究李绅的生平、仕途迁转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其所收诗歌准确系年是研究的基础。对前人系年有误之处进行补正,主要对诗人大和七年到大和九年所做的一组诗的时间线索做一大致的勾勒,并对《过梅里七首》《重入洛阳东门》《新昌宅》三组诗的创作时间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47.
"红尘往事三部曲"是新移民作家章平的最新力作,通过对青春惨烈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文革思维对生活伦理意识造成的严重扭曲。这一系列带有强烈个人生存体验色彩的小说,摆脱了以往在政治文化层面上反思文革这段民族痛史的固定格套;通过民众具体生活经验来体察和反映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历史抒写方式,表现出作者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望。  相似文献   
48.
对于《伤逝》中的爱情悲剧,历来大多从外部环境找原因,特别是经济原因。若究其根源,还应从人性的角度去找原因。其实在鲁迅看来,《伤逝》爱情悲剧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主人公对爱情持有太浪漫太理想的期待,更在于涓生作为男性的自私,在于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在于从古至今不变的这种自私的人性。鲁迅通过《伤逝》,向人们展示了那种被普遍歌颂的理想爱情的虚无与不切实际,揭示了追求自由与爱情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49.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studying the mean past lifetime of a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The notion of discrete mean past lifetime is studied in relation to the concepts of reversed hazard rate, reversed lack of memory property, and cumulative past entropy. New classes of distributions characterized by particular forms of discrete mean past life are also investigated. Implications of an increasing mean past lifetime on other reliability notions are studied and finally some bivariate generaliz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0.
作为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被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解读。本文欲从弥漫文本的虚妄之气息展开分析,逐步揭示作品的深沉意蕴所在。《伤逝》所讲述的爱情故事实际上隐含着鲁迅对步入低潮的曾经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同时隐含着他对彼时彷徨无助的心境的深切表达。换言之,鲁迅欲借《伤逝》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抒发对人生困境的切身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