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科学共同体中的分层与科学家获得的认可与评价体系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家获得的科学奖励的层次。屠呦呦作为一个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头上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的桂冠的“三无”科学家,却通过长期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在中国本土做出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创性工作,并得到国际学界认可。这人被称为“一个‘庶民’科学家的胜利。”[1]然而,“屠呦呦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这对中国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尤其是青年学者来讲,如何“冒尖”,从金字塔的底端上升到顶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大科学时代,他们在科学界的分层等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足够有效的资源支持,而这又是决定科学家能否将其才智贡献于科学事业的重要甚至是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2.
《等韵图经》记录的不是单纯的北京口语音,还有文读音。“铎、药、觉、德、陌、麦、屋”诸韵在韵图中的分布状况体现文白异读,表明近代汉语标准音已经以文读音的形式进入北京音系。北京音系的文读音伴随着标准音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演化速度往往比标准音快一些。  相似文献   
13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有关东晋南北朝时期侨州郡县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无论是侨州郡县本体研究,还是其相关问题研究均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广度深度,加强考古资料的挖掘利用,促进海内外学者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34.
晚明文坛复古思潮盛行 ,剿袭模拟之习十分猖獗 ,作家之主体性丧失殆尽。为涤除时文之弊 ,振兴诗文之道 ,屠隆倡言赋材说 ,主张依靠作家之赋材 ,充分发挥创作主体的才性、才能 ,以陶洗性灵 ,创制真文。屠隆的这一创作观点对其友人袁宏道的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亦对公安文学“性灵说”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土族禁忌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土族禁忌的表现形式、传承因素以及禁忌的规范功能等三个方面,就土族禁忌文化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长期以来,土族丰富的禁忌文化在调整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以青海省民和县鄂家村为个案,对土族喜庆丰收、酬神的民族节日"纳顿"进行考察,探讨其节庆习俗得以传承、复兴的动因,力图分析并展现"纳顿"这一土族传统节日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7.
纳家庙会和背经护青等活动表明,目前的土族信仰仍以藏传佛教为主,其它信仰为辅,呈多元共存的特点,多神信仰因事而择,各有功能。土族信仰处在一个信守与变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8.
论司空图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空图作为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主张“诗贯六义”.提出“全美为工”,并以这种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故其诗歌创作从整体上看是以醇厚、雅正为基调的.被苏轼评价为“犹有承平之遗风”。他善于在诗中调剂自己的情绪,所以他的诗中没有流露出太多的锋芒,太多的哀怨,这样的心态投射于其诗歌创作当中便呈现出一种沉静、从容、浑厚的风格,呈现出一些有别于那个时代整体风貌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9.
屠绅,清代乾嘉年间文人,与洪亮吉、黄景仁等为诗友。其小说好以古涩文字,写荒诞内容。好友陆祁说他"游戏文章都奥衍,猖狂意气剧酸辛"。其独特文风令其名噪一时,究其成因:一是当时社会思潮、学术风尚影响所致;二是屠绅朋友圈内皆好话异;三为屠氏自身修养性格、个人经历所致。  相似文献   
140.
覃影 《民族学刊》2010,1(2):74-85,163
在现存明清一类以罗洪先《广舆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舆图中,四川政区往往画出一个巨大的湖泊—马湖,大致与湖广境内的洞庭湖、江西境内的鄱阳湖的水域面积相当,在长江水系的几个主要湖泊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代表黄河源的"星宿海"有一一对应出现的关系,这一现象在地图史上颇具典型性,笔者称之为"马湖现象"。经研究发现,马湖作为一个大湖出现在地图上,主要集中在明代,尤其以受到罗洪先《广舆图》影响的中外系列地图最为显著,承继了元代朱思本《舆地图》对黄河源参照物的特殊表现形式,即出现马湖与星宿海(黄河源)的对应关系。笔者认为:马湖被夸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元明以来马湖所属政区、聚居民族与水陆交通道路的重要性;地图史上的"马湖现象",实际反映了元明以来地理学家们对黄河源与长江源孜孜不倦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