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民族学   8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6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906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王引之《经义述闻》的“经义互参”这种体例,从而更好地认识王氏在训诂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采用了列举法对于这种体例进行首次挖掘和研究。根据参看对象的不同把它分成四类,并对每类举例分析说明。结果表明:“见”的运用使得著作结构简练、直接,言简意赅,尤值得后来之训诂著作仿效。  相似文献   
92.
司法审判的《易经》探源——革卦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人认为《周易》革卦是讲“革命”的,认为革卦的卦义含有变革、革命的义蕴。但具体考证,革命一说乃《易传》对革卦的发挥,革卦本义中并没有革命的意思。《易经》革卦主要是关于司法审判的筮例。  相似文献   
93.
论陈抟易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抟所开启的宋代象数易学一方面以《周易》的卦爻象数为基础,另一方面又超出卦爻象数之外,创新性地融合易老之说,积极探索自然万物的化生奥秘。陈抟易道相通、太极是一的宇宙本体论,融合了道家本体论和儒家太极说,并与道教内丹学紧密结合。同时,这种宇宙生成模式对邵雍、刘牧、周敦颐等宋儒以思维性启迪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4.
黑、红、黄三原色与凉山彝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人民在我国古代五行色彩的基础上,在数千年历史的变迁与生活实践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通过认真反复地梳理,将神秘的、跳跃着生命的、传统的黑、红、黄三原色,确立认同为本民族的信息纽带和标志符号,并以此如实地传达出这个族群的色彩信息,表达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各种感受和情绪。  相似文献   
95.
文章从宇宙化生、性情、卦爻三方面对苏轼、程颐的《易》学动静观作了比较,揭示了理学和庄玄之学两种解《易》思想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苏、程皆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的,而苏轼的“静”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为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6.
彝族古典文献是彝族古代社会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作为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要其成为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必须在用传统方法加强抢救和保护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科学的保护,并争取实现古典文献数字化,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7.
易中天先生成功实现了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公共图书馆是信息时代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制度和机构,文章叙述了公共图书馆为大众服务的时代背景,并探讨"易中天现象"给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的大众化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8.
少数民族兼用第二种语言有双语型及多语型之分,即有的只兼用一种语言,有的兼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语言。多语型的民族在不同语言的习得中特点及规律各不相同。研究表明,多语兼用与民族杂居等自然、社会环境有关;婚姻习惯制约多语兼用的特点;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也直接影响多语兼用现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
古文《尚书·胤征》与征战无关,《胤征》叙事关乎历法修正,关乎仪式舞蹈;《胤征》之“征”,不能读为征战之“征”,而是正历之“正”;“胤”与“羿”发音近似,胤即羿,“胤征”与“后羿射日”内涵一致;“胤征”与“后羿射日”是同一传说的分化;被视作“历史”的“胤征羲和”与被看成神话的“后羿射日”,都源于《山海经》,反映的都是上古先民测天修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0.
林罗山是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儒学、神道思想家和汉学家.历来的先行研究关于他的排佛思想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他是对朱熹排佛思想的继承,一种认为他受到了韩愈排佛思想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林罗山所编译的中国怪异小说集《怪谈全书》中的唐代傅奕反佛的故事,证实林罗山的反佛思想各方面均受到了傅奕的影响,并就他对傅奕和韩愈反佛思想的接受以及与朱熹反佛思想的差异性和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