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0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966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国务院于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抓紧修订之中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标志着长三角大城市群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中央关于长三角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的思路愈见清晰,突出表现在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统筹区域发展需要所提出的"一核六带"空间布局已经非常明确到位。而苏州在承接区域战略布局及上海核心的辐射中,适时提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三区三城"的新目标。然而,指导意见的贯彻实施和区域规划的深化细化,还需要一个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的过程,需要长三角各城市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方能渐入佳境,百尺竿头。  相似文献   
992.
平欣光 《城市观察》2010,(6):117-129
论述了城镇化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及经验教训,并就中国城镇化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指出中国应走特色城镇化之路。文章并就珠三角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应发挥先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3.
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区域是中国最重要的跨行政经济区域.改革开放30年来,其经济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其生态安全却不容乐观,已步入生态环境恶化的高风险时期.由此,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必须进行生态文明转向.分析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失灵与困顿的诸多因素,提出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冲击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引发了该地区一系列的生态灾变。本文以黄河源区第一县——青海省玛多县为个案,采用生态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视角,对其生态环境和藏族居民的传统生计进行了考察,指出藏族传统生计能够有效规避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兼容。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当重视藏族传统生计的保护、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995.
该文基于2016—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特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两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空间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差异格局;成渝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趋向协同发展,三大区域间差异呈缩小趋势,长江经济带协调度水平整体向好发展。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满族女诗人匡文留,成长于中国的西部.黄河等西部山水风景成为诗歌抒写的主要对象,那些生活在西部的人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极其多情,西部少数民族风情也在诗歌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997.
“乡愁乌托邦”是现代性发展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时空综合体的现代情感结构,存在时间上的流动与空间上的想象。延安时期关于乡愁乌托邦的抒写与建构所呈现出的“乡愁”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乡愁”抒写指向过去的家国乡土,乌托邦则指向未来社会的维度。《黄河大合唱》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艺作品,建构了中华民族的乡愁乌托邦,忠实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艰苦抗战下奋起反抗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98.
史征 《兰州学刊》2011,(2):76-80
在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全球化蔓延的同时,却在生产的意义上于某个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化特征。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园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载体,文化创意产业成熟发展的标志之一便是出现相对集中的集聚区块。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从产业萌芽到起飞的阶段,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状况情况还相当严重,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合力的有效形成,因此文化创意园区建设成为沪、宁、杭三地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相当多的园区还存在着产业发展方向趋同、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区域联动与合作效应也远未体现,需要在调整产业政策、构筑合作新机制、强化产业链建设、推进品牌战略、实施人才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培育优质创意等方面进一步谋划,显现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与合作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9.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江海关,定制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关,北洋沙船收泊刘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贸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无疑影响到上海的发展。不过,乾隆中叶开始的北洋贸易的一系列变化则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一,东北豆货输出开禁使北洋贸易得以大规模发展;其二,刘河的淤塞使北洋贸易中心向上海转移;其三,运河航运能力不足,越来越多的内地商货改由海道北上。这样,在乾隆后期至开埠之前的数十年间,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南北洋贸易、长江与沿海贸易的中转枢纽。各地商帮云集上海,相继建立各自的会馆,其中以闽广、江浙、山东等沿海商帮实力较强;沙船业、钱业、饼豆业、棉布业等是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行业。作为东部沿海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的地位在嘉庆、道光年间已经确立。  相似文献   
1000.
四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的年代问题,应定为“上到战国,下到东汉”。关于族属问题,应定为壮族先民骆越,至于内容,则表现的是宗教祭祀活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祭祀水神的场面,是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祭祀水神和镇压水怪的盛大祭典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