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74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32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朝时期河东柳氏“东眷”之家族文化风尚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41-50
河东柳氏家族是刘宋时期新起的雍州地方武力强宗,奠定其家族基业的第一位关键人物是柳元景。此后,其家族人物皆能依附新朝,追逐功名,与世浮沉,以保持其家族之荣显。柳氏人物重视孝义,宗族意识不断强化。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其家族显支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文化习尚的影响,其门风迅速雅化。齐、梁之间,柳世隆及其子孙多擅长玄谈、文学、弹琴和棋艺等,皆具名士气质,家族亦为高门士族社会所接纳,成为新兴门第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62.
侯马盟书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末年宗族解体的事实,而宗族的解体则是当时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宗法制的周人传统在战乱频仍中逐渐走向消亡。当然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宗族的解体并不是突然分崩离析,盟书仍然强调效忠“宗主”,还提到“宗人兄弟”,说明这个时期宗族的外壳还在,只是它的本质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春秋末年社会结构演变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63.
~~周代政治中的族姓有别现象述论@谢乃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1]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2]吕不韦.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 1954.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顾栋高.春秋大事表[A].清经解续编[C].上海:上海书 店,1988.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6]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刘向.列女传[M].沈阳:辽… 相似文献
64.
西周军旅诗中的文学独立化契机例析--从《诗经·小雅·鼓钟》的成诗年代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6):37-41
本文从考定<诗经·小雅·鼓钟>一诗的创作年代入手,揭示出周宣王朝初期,曾存在一种篡改军士原作和地方风乐而入<雅>的成诗方式,并由此论及中国上古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发生问题.指出在古老的宗法制度渐趋衰败的时候,原本作为社会集体意识形态,长期附属于政治功利目的的诗歌艺术,是如何伴随着自我本位意识的萌动和个体精神从社会共同体引退、逃避而逐渐脱离伦理-政治母体,转变为独立的审美活动的. 相似文献
65.
北魏宗室阶层是政权的柱石、统治集团的核心,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里享受充分的特权,北魏时期的法律反映了宗室特权的主要方面.由于拓跋鲜卑历经由游牧部落向文明国家阶段的跃进,宗室成员在身份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家法制和名教礼法发生冲突,表现为具体的犯罪行为.北魏宗室非违主要有政治犯罪、职务犯罪、刑事犯罪和悖逆纲常伦理四类.各类罪行的时间分布特点和惩治力度集中反映出宗室生存境遇的改变和王朝政局的走势. 相似文献
66.
土族研究一百年--土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近百年国内外学者对土族的研究分门别类地梳理并加以评述,对今后土族研究提供一个更加清晰、便利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67.
68.
刘洪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27-131
在"视死如生"的古代中国,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且也会引来极为复杂的宗法制度方面的社会矛盾.范仲淹及其母亲卜葬洛阳万安山下,就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母亲生死相依的深情、对先贤的追慕和他微妙复杂的宇宙哲学之思.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彰显着范仲淹一代圣贤的崇高风范,也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69.
随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中国古代神话出现了历史化现象,其突出表现是将神话人物的兽形或奇特形象人形化、体系化。反过来,中国历史也在某些细节处又被神话化了,这从帝王的谱系关系与神王的谱系中可得到印证。这种神话与历史相融合、相附会的文化现象的诱因是儒家对神的慎重态度,契机是寻根问祖的宗族观念,动因是昭示祖的地位,显示自己高贵,为自己统治寻求神的支持的需要,也是对塑造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的向往。 相似文献
70.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65-67
文章从语言学和社会学基础知识入手,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意识的缺失和不健全,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一直依附于族类意识而存在,形成群体本位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认为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积极发展自我意识的同时,还要防止其异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