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5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85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612篇
社会学   3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语篇教学是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篇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并且正确使用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转变思维模式,写出地道的文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共鸣,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总之,语篇教学有助于提升英语精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2.
EFL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写作过程的交际本质,从语气情态、语篇视点、语义范畴以及语篇连贯四个方面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写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写作者缺乏读者意识。培养读者意识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如何培养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3.
陈淑芳 《云梦学刊》2003,24(3):114-116
应用语言学家认为在二语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话语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在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是在一语发展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开始学习二语的,话语迁移现象尤为普遍。话语迁移是一项被人忽略且极富挑战性的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礼貌语和话语的连贯性方面存在许多严重的话语迁移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母语交际策略和母语文化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4.
王志英 《云梦学刊》2014,(1):129-134
“要不”有多个义项,到目前为止前人对“要不”表示“建议义”的用法还很少涉及。表示“建议义”的“要不”已经虚化为一个话语标记,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起到组织和调控功能;在语句中主要起到语篇衔接、间接否定、开启话题和人际互动功能:其生成动因是语言表达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生成机制是语境吸收和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125.
论语篇连贯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认知语用学理论,可以构拟一个存在于认知中并投射到语篇上去的连贯模型。此模型含交际意图和语篇结构组成的宏观连贯以及由认知次序、衔接机制和主-述位推进模式组成的微观连贯。适当使用这一模型,可以解释不同类型语篇的连贯,也使连贯作为术语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126.
生活形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对福科、利科、拜肖的话语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对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以指导和启发.话语是多种生活形式诸如语言游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统一.话语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活形式的理论.新闻话语也是生活形式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7.
论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反讽是一种基本的反讽性话语表达方式,旨在通过对立两项的悖逆冲突,更深刻地披显作品的真实意旨.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艺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戏谑反讽,通过戏拟性文本与母本间表层语码的相似及深层语码的逆忤制造反讽意义;语调反讽,通过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及表达意旨的乖离产生反讽效果;话语反讽,通过误用话语的语用规则生成反讽意味;视点反讽,通过异常叙述者的独特视角与惯常视角的相异形成反讽意蕴.  相似文献   
128.
当代中国写作理论研究的三种话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写作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判定为三种有联系更有区别的话语体系:第一种是以文为本,第二种是以人为本,第三种是把写作作为一个动静结合、立体开放的"合构"系统来研究的话语体系,它们能使人看到写作学科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深化、研究方法日臻科学完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9.
对于众说纷纭的“王朔现象”,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严肃态度,将其置入当代文学话语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来加以考查。因为“王朔现象”将文学还原为生活,把人性复归于自然,用边缘化的生活方式来彰显个性,生动地揭示了当下人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态,最终填补了自然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中的历史缺席,并确立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学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30.
元认知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的核心之一。通过对学前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元认知教学行为和话语进行个案观察和 分析,可以发现相关教学现状不够理想,主要源于教师元认知意识及相关知识或技能不足,同时也是教学客观条件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