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7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1.
《湖南省宪法》是近代中国联邦主义运动的产物,它的产生反映了地方宪政主义希望转变中国政治体制,以联邦体制替代中央集权体制的思想。它制订的程序和结构完全符合宪法基本原理,彰显了对民权的特别保护,划分省之事权也是地方分权的实际要求。但直接民主制的运用也从另一方面显示了其内在的深刻矛盾。尽管湖南省宪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仍有时代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2.
在传统政治科学的视角下,欧洲联盟 共同体机构具有结构性特征;欧盟政制联邦主义和邦联主义的混合特征与美国联邦主义和德国联邦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欧盟政制目前的改革方向———在理事会决策更多问题上使用有效多数表决规则,忽略了如下问题:该项制度不能保证决策的审议性,并有可能强化欧盟机构的中央集权。双重主权、双重公民资格的现代联邦制结构,而非在一般性机构中进行邦联制与联邦制的混合,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3.
地方“人格化”、财政分权与央地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识央地关系的问题,最为核心的就是厘清并承认中央与地方的各自利益,而这需要以财政分权为前提,并辅以转移支付的调控.依循财政联邦主义的进路,承认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和"主体性",保障地方的"分殊利益",就必然要求中央与地方的契约性分权与财政分权,这种分权一方面增大并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政府能力",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得其所"从而能够各自调控最适合自己调控的事项,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降低了中央政府的政治责任与政治风险,并促使地方政府变为有限(责任)政府,从而为法治政府的构建与宪政建设的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民族自决"和"联邦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和重要观点,它的主旨是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有权脱离帝国主义压迫民族而组织独立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受其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曾主张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决,与汉族共同成立联邦制国家。后来,随着对国情的认识深化和对革命的深入了解,逐步扬弃了这种主张。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符合中国实际。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品格。  相似文献   
35.
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联邦制主要是由《联邦宪法》确立的。根据《联邦宪法》,州应该负责处理本州内部事务,但是联邦政府通过赠送土地、拨款等方式,促进州内交通、教育、福利和卫生等方面的发展,也涉足州内事务。内战之前州权相对强大,但是联邦政府仍然在各方面影响州的政策。  相似文献   
36.
张东荪的联邦制思想是从中国的现实政治出发的一种思路,他希望通过在地方建立联邦,在中央建立内阁这样的框架,转变中国从单一制国家为联邦制国家。张东荪的联邦观是与他的宪政法治思想与调和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联邦制能够实现自治与分权,一方面能使国家政治气息常新,另一方面则能防止国家公权侵害人民权力,妨害人民自由。但随着国内政局持续恶化,发现理想不能实现后,张东荪就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联邦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37.
联省自治缘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潜在的地方主义思想与从国外传入的联邦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人冲破五千年封建思想的禁锢而对国家结构所作的善意设计,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追求和对民治的渴望。该运动将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8.
抵抗运动在反侵略、反暴政的同时,也在积极勾画未来欧洲的蓝图。他们坚决主张摒弃民族国家的形式,在联邦主义的原则下实现战后欧洲的重建。抵抗运动不仅使欧洲思想广为传播,而且也使欧洲思想进一步丰富,从而为战后欧洲联合创造了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39.
The conventional percent-of-income standard of housing affordability is challenged as arbitrary and logically inconsistent. An alternative, sliding scale of affordability is conceptualized; households paying more than they can afford on this standard are called "shelter poor." The shelter-pover scale is operationalized for elderly households of one person an two or more persons and applied to data from the 1985 American Housing Survey. It is found that 31% of all elderly households were shelter poor in 1985, compared with 45% paying 25% or more of their incomes for housing. The shelter-poverty approach suggests that the housing affordability problem is less severe among middle-income elders than the conventional standard implies, but more severe among low-income elderly. Some of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briefly sketched, in terms of income supports as well as housing provision.  相似文献   
40.
A growing number of leaders in towns and citi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have embraced policies encouraging receptivity and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 population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is phenomenon and how communities are seeking greater immigrant integration. To do this, we describe immigration federalism and how it influences receptivity. A discuss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that facilitate greater immigrant integration follows. We consider Welcoming America,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hat serves as a convener for dialogue and policy change, as a case study among these larger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broader examination of implications for receptivity and integration in community practice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