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79篇
理论方法论   168篇
综合类   3227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陌生化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翻译的审美客体的异域性及杂合性能给审美接受者以新奇的审美享受,赋予文学翻译的陌生化特征。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意味着避免将文本归化成译入语读者所熟知或显而易见的内容,而是将源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保留即异域化、将陌生化的手段保留或将源语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与平行文本的诗学特征杂合即杂合化,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使其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和新奇,产生新奇感。它包括翻译选目陌生化和翻译语言文化的陌生化,是翻译审美和翻译伦理的要求,其本质特征是违背特定时期的翻译规范,特别是审美接受者的期待规范,造成陌生化效果。  相似文献   
62.
中国音乐作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保护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尚存在一些立法上的缺陷.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作品使用者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不够.相关研究人才和实务人才也非常缺乏。今后我国应当注重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立法上和执法上来完善该制度.并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作品使用者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大力培养相关的研究人才和实务人才.培养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3.
林纾是中国近代译介外国文学的先行者,他以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林译小说所体现的世界文学视野与民族文化立场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精神表征。  相似文献   
64.
张居三 《求是学刊》2007,34(3):107-111
在中国文学史上,《国语》一向不被人重视。其实不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国语》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通过对《国语》编撰意图的分析,认为其文学史料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紧紧围绕礼治、民本、忠恕、正名等思想选择的。此外,《国语》一书结构的安排,也不只是遵循周王室与各诸侯国关系远近、先华夏后蛮夷的原则,而是另有深意,即反映礼乐崩坏的前因后果。《国语》一书因此成为有机的整体,文学和史学价值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5.
孔子"辞达而已"的语言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言语简约,一句“辞达而已矣”曾引起后人的极大关注。后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辞达”,见仁见智。就语言的运用而言,“达”指表达、传达,也可指畅达、通达,还可指理解上的通晓、明白;它不刻意求“工”,但也不反对文饰。孔子的言语理论和言语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孔子的“辞达”,绝非单一的传达、表达或通达、明白之意,而是“达其所欲达以期于达”的简略表述;它涵盖了言语动机、方式方法、目的效果等多个层面,蕴含了传情达意、表达流畅、兼求修饰、通晓易懂等多个意思。  相似文献   
66.
晋代女作家李婉其名、其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  相似文献   
67.
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出发,翻译过程是一个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只有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8.
将王充闾的散文创作置于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从思想含量、文化价值、文学意义、主体特征四个方面,展开梳理、归纳和阐释,就中凸现其历史与美学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69.
李进书 《兰州学刊》2010,(4):195-199
萨特认为作家是一个独立个体,其职责是揭露现实真相,其目的是赢得“身后名”,而读者需要全身心阅读作品,并能够再创造。要想达成作家与读者的对话,作品需要一个“召唤结构”来吸引读者阅读,需要包含真、善等普遍性话题,需要是作家和读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场所。作品所达成的对话有助于:消除东西方文化的隔阂,激发思想自由和现实自由,以及建构一个和谐的人类共同体。  相似文献   
70.
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作为乡土文学流派的源头,对乡土文学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启悟意义。对此一时期的乡土文学研究,概念研究、思想主题研究以及艺术美学研究是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对后起的乡土文学创作和评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