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634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职业学校学生的命运究竟如何?本文根据南京市两所职业学校为期一年(2007-2008年)的民族志研究,借由韦伯的分析路径,描述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最终由半技术工人进入新型服务经济领域的过程。研究表明,在今天的中国城市中,职业学校是一个产生新社会阶层的优选场所。首先,职业学校从结构和意识层面上生产一个独立的年轻人阶层群体;其次,职业学校打造的相似学生背景和共同生活空间有助于催生一种新的社会阶层和文化;再次,职业学校构建的新文化积极作用于学生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促使他们流向服务行业,成为半技术工人。总之,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一个新社会阶层初级阶段:共享着相似的生活方式、生活机遇、市场地位和有限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古代书院的讲学、质疑、辩难学风,使书院成为创新时代学术思潮、引领学术进步的场所。宋代程朱理学、明代心学、清代朴学,都是在书院实践中得以形成发展。书院一代代学人的学术传承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立于官方学术的私学传统。对古代的书院教育进行一些梳理,以期为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3.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移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较为先进,但是许多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较为落后,信息技能较为欠缺,移民学校教育信息化存在严重的"木桶效应"。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转变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软件资源环境建设以及校园网络建设等方面着手,大力提升移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移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4.
"课程资源"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有效的开发有利于课程目标更好的实现。但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相关问题,笔者分析了教师应该利用好的五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5.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改善"问题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引导"问题学生"走出困境,使其能够正常地发展,健康地成长,是促进中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6.
信息素养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000年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要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时提出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决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恩施自治州的部分中小学教师现有信息素养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工程的内容和培训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beliefs pertaining to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ir actual teaching activities. Using a model-based approach, this study looks at beliefs regarding diversity issues at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evels.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we attempt to systematise the many meanings of ‘belief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t the empirical level, we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theory, belief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relating to diversity, using integrated analysis tools. To accomplish this, we used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education.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45 in-service primary teachers. The first results showed a gap between what teachers tend to say and what they actually do. We argue that future research needs to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teacher beliefs on teacher practice, with special attention devoted to the reflective process.  相似文献   
138.
ABSTRACT

We develop the concept of “social movement school’ (SMS), showing how these organizational spaces are deliberately designed for purposes of educating, mentoring, training, and coordinating individuals as effective, committed movement agents. SMSs can also be important sites of prefigurative design and practice for future societal development consistent with movement goals. We motivat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SMSs based on five perspectives in social movement scholarship: (1) resource mobilization; (2) cultural approaches to repertoires of contention; (3) cognitive perspective; (4) micro-mobilization; and (5) biographical consequences of participation. We then offer a typology to capture primary purposes, and spatial reach within the broad field of SMSs. Within-movement variation is illustrated by focusing on a variety of SMSs in the U.S.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cross-movement breadth of the concept is illustrated by highlighting contemporary SMS forms drawn from three very different movements–labor, radical feminism, an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movements. In the interest of launching a research agenda on SMSs, we end with several key questions that could serve to guide future research. Important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suggest that SMSs deserve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nd activists alike.  相似文献   
139.
随着一系列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担忧校园欺凌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通过共词分析法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六大类:校园欺凌行为特征研究、校园欺凌与学校管理的关系研究、校园欺凌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研究,而研究的薄弱环节则主要包括品格教育研究、学生自我保护研究以及网络欺凌问题研究。因此,校园欺凌问题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视角也需进一步拓展。首先,除欺凌者、被欺凌者之外,旁观者也应纳入研究范畴,要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实施隔离,对受欺凌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旁观者积极主动地帮助被欺凌者;其次,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有效处理、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及保障;最后,将综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组成的反欺凌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0.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深化,但无论其如何演变,直接经验和反思始终是体验式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核。体验式学习理念渗透于美国教育文化之中。具体表现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学生的真实感知为基础,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以学生的真实体验为基础,注重为学生提供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吸收。美国中小学体验式学习的实施经验可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如下启示:(1)进一步树立和推广体验式学习理念;(2)创设学生进行真实体验的教学环境;(3)注重实施基于学生体验式学习的表现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