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退溪学《易》、讲《易》、述《易》完全是为了进修践履。退溪既继承朱子,又与朱子有所不同。他认为“《易》乃理数渊源之书”,而不赞成朱子“《易》本为卜筮之书”的观点。退溪体悟《易》的时中之义至精,且身体力行之。他主张礼有因有革,有常有变,礼在践履中从俗、从宜、从权,其基点是“缘仁情”。  相似文献   
32.
禭·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丧和助丧是古代丧礼中的重要环节 ,助丧活动包括、、赠、含、赙、奠等名目。本文对楚地出土的遣策和书进行排列 ,并在剥离两者的基础上 ,将楚地的丧葬简牍与礼经的文本记载进行对比复原 ,认为遣策登录的内容包括自备明器、死者生前旧物和他人三个部分 ,但又绝不只是这三者的总和  相似文献   
33.
汉语"史诗问题"是不同学者用西方文学理论,考量和评价中国文学的一个经典案例。然而,经历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史诗问题"仍在学者们口诛笔伐的争辩中漂泊不定,成为一件学术公案。周代礼乐文化"民族性"特征的束缚,以及史诗创作"延续性"的缺失,是汉文化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文学理论所界定的"史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作者从民族学资源污染现象谈到民族人文资源危机,进而在无文字基诺族人文遗产的救护中创用了濒危人文微观法,并举例论证了异于文明时代喜庆型诞礼的神秘型诞礼的存在。基诺族原生神秘型诞礼具有鲜明的人文个性,也是对人类文明共性的一种丰富。  相似文献   
35.
阎若璩、汪琬为清初经学的代表人物。二人在康熙年间的礼学之争始于金石义例之辩,焦点集中在礼服学上,是清代礼学史上的第一次大论争。二人礼学观不同,研经治礼方法互异。汪琬兼采汉、宋之学,重求本义,主于律文以求"用实",不屑专事章句之学;阎若璩倡古礼以兴"古学",取法汉儒,重于考据训诂,排斥宋学,批评自朱子以来学者不事考据以致"私造典礼"之习。这场论争体现了清初礼学复兴时期的特征,对清代礼学发轫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云南诺邓历史上同时存在两套丰产仪式:一套是接水魂仪式,以祈求卤水丰旺、井盐丰产;另一套是舞龙求雨仪式,以祈求雨水(淡水)丰沛、农耕丰产。从井盐生产的实践理性看,卤水与淡水之间构成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两套丰产仪式的并存看似是相互矛盾的。看似相悖的两套丰产仪式要诉诸文化理性的解释才能得以全面理解。在文化理性的观照下,这两套丰产仪式的共存并不矛盾,它们祈求的是包括自我与邻人在内的整体丰产。  相似文献   
37.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精神,这笔财富不仅有功于中国的过去,而且也有益于我们今天纠补现代文明的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38.
有宋一朝,共行明堂大礼48次(北宋17次,南宋31次),嘉祐七年(1042年)三岁一亲郊制度形成完善、固定的制度后,共举行明堂大礼47次(北宋16次,南宋31次),与南郊大礼一起共同组成宋代祭天大礼的主流。  相似文献   
39.
安东尼.沃克(Anthony R.Walker)的<积德与太平盛世:拉祜人礼仪生活中常规和危机活动>是他从事拉枯族研究长达40余年的总结.他所采用的跨时间和地域的比较法、长期细致的田野调查与广泛的文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小社区与大环境相联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主题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密切联系的方法,都值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40.
十国时期,南方诸国积极建立礼制。因为受南方社会中浓郁的个体家庭意识的影响,礼制建构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个体家庭意识的明显痕迹。南方诸国推行礼制、强调宗法观念、限制个体家庭意识的政策也促进了礼制在南方社会中的普及发展。随着宋平南方诸国,南方社会中浓郁的个体家庭意识甚至开始反映在宋初礼制调整和礼制推行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