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08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花鸟画虚实关系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52.
三河回民乡的木刻楞房,是从俄国传入中国的一种井干式木屋,既与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又能适应新时代生活的要求,是北方理想的建筑形式。特点是外观粗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基础、墙身、转角、屋架和节点处理简单而又科学合理,式样美观、冬暖夏凉、简洁实用,通风、采光均很好。木刻楞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北部。是当地劳动人民建造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53.
在东汉至南北朝 30 0多年时间里 ,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 ,少数民族政权的产生使中原文化受到冲击 ;佛教艺术随着佛教从西域和印度传入中国 ,中国也产生了具有自己审美特征的佛教艺术。它对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中国现当代油画叙事从依赖图像交代故事情节、传达画面主旨的模式逐渐转向通过具有超脱性质的意象,以叙事作为表象,追求物质内在隐含的精神共性的新型叙事模式。追溯这一艺术现象的文化根源,分析中国艺术精神对油画叙事方式转变的影响,提出中国油画本土化叙事进一步构建需要在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下“重建”本土文化,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和人予以合理阐释。  相似文献   
55.
论姚燮的山水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燮山水词有多种面貌和寄寓.居所、园林环境的山水词,多词章婉丽、情致懿雅之作.游观、羁旅中的山水词,有的写景气象阐大,展示了壮阔的境界和襟怀;有的写景清雅,心境恬适;较多的词则以写山水景物慰客愁、证鸿爪,寄偃蹇、羁旅的人生况味,骚雅微婉.题写画意的山水词,再现了画境,并在非现实的词境中展示了人格和生活理想,具有清旷、萧然、闲适之美;词中有画,擅长意象取用和意象组合,讲究色彩效果和远近高低虚实等构图技巧,并重视整体浑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杨兴民 《云梦学刊》2005,26(4):101-102
剪纸,大都运用于喜庆、节日,多带吉祥和喜悦之气象;凿花主要运用于服饰刺绣底样,凿工精巧,风格灵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凿花艺术得以发扬光大,犹其是黄靠天等一批艺术家,创作独具风格,将此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相似文献   
57.
汉代乡廷有固定治所,乡啬夫或有秩常驻于乡廷治事。乡司得审理普通民事诉讼案件。游徼当按部(分地域)设置,并非按乡设置,亦非乡啬夫或有秩之佐贰。里父老是役职,定制每里当有十名父老,轮流执役,与里正一起征发赋役,共同维护里中治安。里正治事与里父老议事之所,称为“里治中”。乡、里属于籍帐赋役系统,亭、丘属于治安系统,二者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  相似文献   
58.
在近代上海,以金融、工商业为主导的特殊社会环境,使海派绘画逐渐纳入了商品化的轨道,传统文人画为官僚士大夫服务的创作观念和文人之间书画交酬的交易方式势必随之改变。海派绘画通过美术社团、笺扇店铺、润格制度、书画交易中间人以及报纸杂志等传媒的宣传和广告等方式进行商业运作,书画家进行作品交易,已逐步从过去狭小的社交圈走向社会化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59.
在艺术呈现向现代性、多元化发展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油画的民族特色化应立足本土,深究传统文化之根本;应放眼世界,广纳他民族文化之养分;应关注现实,凸显本民族之精神。  相似文献   
60.
文章重点阐述了在这新旧时代转型期,中国绘画由“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向深研传统、心系生活、广济修养和容纳中西等多方位相互依存的绘画特征过渡,并对当今的中国绘画如何构建一个现代性的艺术平台和坚持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