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161篇 |
理论方法论 | 32篇 |
综合类 | 313篇 |
社会学 | 25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清朝末年,山西有一个商家,女主人信佛,想在自家的堂屋里立一尊佛像。商家请了一位老石匠,由他负责佛像的加工,要求佛像高两米,坐立姿势,其后半身镶嵌在墙壁内。老石匠很爽快地把活接了下来,带两个徒弟先去石厂选好了材料,由东家负责运回到东家院子里。 相似文献
82.
东汉末士林风气的裂变主要表现在隐逸不仕之风渐盛、忠君观念渐衰、士人独立意识觉醒、世务交游和百家兼修。诸葛亮隐与仕的选择,既有东汉末士林风气之共性,又有其自身特色,同时也折射着汉、魏之际士风的承上启下。 相似文献
83.
84.
东汉士族的形成发展,以及文学的日趋繁荣,造就了一批文学家族。这些文学家族或由士人累世为官、累世经学营建家族势力而成,或由外戚豪族、素封豪族或皇门豪族培养家族文化传统或习经成为儒家士族而成。相较魏晋六朝,东汉家族文学明显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相较西汉父子两代的文学相承,东汉家族文学却在不断发展。这反映出文学的一个历史进程,为家族文学在魏晋六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礼法之争实质上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在立法过程的必然反映,对其的评价不应脱离当时的社会客观情况。本文首先从沈家本重视中国传统、学习引进西法、谋求中西法的融合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法理派的法律思想。其次,分析了礼教派法律思想的合理性,冲突论争只是体现了中国法律思想家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以及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6.
尼雅95MNIM8出土一套随葬弓矢,形制为一张复合弓和四支非尖镞木箭,这种"一弓四矢"的葬具在尼雅高规格墓葬中十分普遍。这种随葬现象与中原地区的"礼射"文化存在联系,与史籍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体现出东汉时期中原贵族丧葬礼制特点。本文通过对出土弓矢形制和数量进行研究,认为精绝王族的丧葬习俗受到汉代礼制的影响,反映出中原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87.
吴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57-61
《释名》篇目今传二十七篇,毕沅以为原来曾有三十篇,根据《韦曜传》所栽和类书所引相关篇目考之,毕说较为可信。署名毕沅的《释名疏证序》可能为洪亮吉代作,准此,则该序与同署为毕氏的《补释名》观点抵牾问题可以释疑。关于《释名》的成书时间,毕沅、洪亮吉、叶德炯、钱大昕等人的考证各有得失。从题署、郡制、州制、交往、物事等方面综合论证,可将《释名》的成书时间定在公元2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88.
何凌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64
《后汉书》引文的众多作者们大都喜用对偶辞格。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艺术之精,在"前四史"引文中堪称佼佼者。为此,通过量化、比较、示例及赏析之法对其艺术性进行实证研究,将有助于人们相应探寻对偶艺术在东汉散文中的演绎轨迹,客观揭示《后汉书》引文作者在骈语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以期为《后汉书》自拟文字对偶艺术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同时为人们比照研究相关史籍对偶运用的艺术性,并由此或将为探求我国骈偶传统的形成以及华美骈文的孕育提供具有准确性及说服力的实证和结论。 相似文献
89.
试析清末留日学生革命取向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留日学生中,后来投身于革命或在思想上具有革命倾向的占很大比例,这显然与他们的留日经历有关.通常的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在日本受歧视侮辱,屈辱经历的刺激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这只解释了一小部分原因.本文试图从留目的原因、目的和决策,日方的政策和朝野的态度,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学习,留日学生政治意识的兴起和清廷的防制与镇压等几个方面,来逐一分析形成清末留日学生革命取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