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95篇
  免费   2571篇
  国内免费   565篇
管理学   8888篇
劳动科学   415篇
民族学   6463篇
人才学   1954篇
人口学   601篇
丛书文集   26502篇
理论方法论   4758篇
综合类   53174篇
社会学   7714篇
统计学   862篇
  2024年   650篇
  2023年   2576篇
  2022年   2060篇
  2021年   2460篇
  2020年   2352篇
  2019年   2489篇
  2018年   1008篇
  2017年   1768篇
  2016年   2384篇
  2015年   3554篇
  2014年   7513篇
  2013年   7062篇
  2012年   7961篇
  2011年   7900篇
  2010年   7375篇
  2009年   7409篇
  2008年   8260篇
  2007年   6440篇
  2006年   5505篇
  2005年   4959篇
  2004年   4589篇
  2003年   4143篇
  2002年   3287篇
  2001年   2816篇
  2000年   2022篇
  1999年   990篇
  1998年   520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民众对民族音乐文化逐步接受和喜爱,进而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及魅力.广西壮族民歌作为广西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范围较广.高等院校亦作为当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传承责任.因此,广西壮族民歌传承应依托当地高校这一阵地,地方高校亦应为广西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重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在新思想"大学习"热潮下怎样更好地坚持发挥好新思想的价值引领、创新引领和作风引领,推动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教育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实现民办高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及新时代文化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13.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117.
118.
人类社会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进化发展的,考古学要探索这一规律就必须在进化观的指导思想下科学、全面地进行研究工作.文章概述了近代以来考古学的产生、发展与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的密切关系,分析了进化论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如何在方法论和实际应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利用民族志资料为考古学理论提供论据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19.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是与树木有关的,文章就此探讨了树木崇拜及其引发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20.
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乡约是传统社会乡民基于一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乡约最初形成于中国,后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成为东亚社会共同的法律文化传统。传统中国的乡约有其时空性、价值性和法律性。乡约不是国法,但在乡民的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法的作用,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构造链中的重要一环,其内贯一极二元主从式多样化的文化原理,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文化理念相契合。近代以来,乡约总体上呈现出消解的趋势,但至今仍有各种流变形式,认真对待,合理改造,必有益于中国类型法治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