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美国,新的时尚榜样贝丝·迪托出现了。她是美国摇滚乐队"The Gossip"的女主唱,体重超过95公斤。她的出名关键不在于她的外表有多么耸人听闻,而在于她态度上超乎  相似文献   
132.
133.
窗与两性的灯塔——《到灯塔去》中象征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灯塔去>作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压卷之作,具体而生动地展示了她的小说理论--探求生活的真实性在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真实",即人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为实现这一理念,伍尔夫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来暗示人物内在的性格和思想情绪.<到灯塔去>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拉姆奇夫妇和两种实物--灯塔与窗--充分表现了作者独特新颖的想像力和创作思想.充满神秘特质的象征意象不仅赋予了小说多元的意义,而且为读者提供了与人物及作者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4.
贺中  隋以进  王挺 《青岛画报》2011,(11):64-65
采访蔡可忠,犹如一次探宝之旅,在他滔滔不绝的讲述中,一个又一个故事犹如溪流中时隐时现的彩色石子让人十分惊喜。同时,关于百年老字号灯塔酿造的企业文化,关于这位"掌门人"的处事风格和管理特色也都渐渐立体了起来。"百年老字号不能毁!"灯塔酿造的前身是"裕长酱园",1904年由章丘人沙裕福创办,拉开了青岛酱园业的历史篇章。建国初期,裕长以及同和福、万通等其他作坊被公私合营、改造合并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酿造厂——青岛市酿造总公司。  相似文献   
135.
灯塔     
蓝花 《社会工作》2011,(9):46-47
每次听到同工分享“为何选择了社工”这个议题时,都能够听到很多社工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与憧憬。而今工作近三年的我,却未能够斩钉截铁地告诉所有同仁,因为喜欢,才选择了社会工作,因为钟情,才选择深圳,因为向往,才选择做一名一线社工。  相似文献   
136.
《北方人》2010,(2)
法洛斯灯塔以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法洛斯灯塔共分三层。尤福斯的《入门书》详细记载了灯塔的形状。灯塔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正方形的四角柱,高56米(183尺),四角准确地朝著东南西北,每角分别竖  相似文献   
137.
据《中国日报》报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克格勃特工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获准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档案馆。结果他惊讶地发现,美国大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海明威竟然曾被招募为克格勃间谍!近日,已经移居英国的瓦西里耶夫在其新书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秘闻。  相似文献   
138.
丁宁是个忙人,他的时间就像被烧得发烫的鞭子不停抽打的陀螺,事业、爱情、生活都围着这个疯狂的陀螺旋转。他每天睡前划掉长长一串已经完成的事,其感觉不亚于亚历山大在已征服的城邦插上自己的旗帜;同时他会列出更长的一串明天要做的事。在他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要找到和女友逛街的时间,比在沙漠中找到本拉登还难。他原本决定再挺一段时间,过了农历年就换份工作,和女友雷莎结婚生子,可是雷莎提前向他开火了。  相似文献   
139.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是她双性同体思想最完美的体现。小说通过对代表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人和代表男性气质的拉姆齐先生由对立走向融合的人物塑造,体现了伍尔夫对于两性关系的理想追求,她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生存结构中是互存互补、辨证融合的。崇尚事实、理性和逻辑的男性气质与赋予想象、情感和直觉的女性气质,只有克服各自的片面偏激和自满自足,才能达到两种素质、两种力量的完美结合。伍尔夫把实现两性融合作为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她的双性同体思想为女权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0.
亚历山大二世的大改革是各种对立的政治、经济利益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 ,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 ,但仍然是当时最适宜的选择 ,因为不彻底的改革也比农民暴动要更能为社会所接受。大改革最大的缺陷是改革的领导者对改革缺乏一种长远的、总体性的、动态的把握和认识 ,对稳固政权考虑较多 ,而较少考虑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 ,尤其是不肯进行政治改革 ,最终引发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