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云南密宗阿嵯耶观音的形象来源历来颇受人们关注,但由于人们对云南密宗认知的差异,对阿嵯耶观音的理解也不相同、对其形象的解释也不同.就阿嵯耶来说,是见于云南佛教密宗诸神中唯一与其他密宗不同的神,而且在中国佛教的神祗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此神的形象具有大理白族的面相;此神的出现,与南诏、大理国君主要获得应有的国家地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2.
关爱 《山西老年》2010,(10):25-25
1991年12月14日,第4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国际老龄行动计划实施和有关活动的第106号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人节"。不过,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老人节。伊朗的老人节是1月7日,是新的一年中最早的老人节。  相似文献   
43.
伊朗文化和文学与苏非主义掺杂在一起,而且比其他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掺杂的多.因此,苏非主义在伊朗的民族生活和历史中占有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伊朗人的思想和语言中对这些词语非常熟悉并且适应了它.虽然早期苏非主义没有任何规定的形式,但是经过三世纪以后,苏非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而且从第四世纪开始,它有了自己的形式以及组织.后来到第七和第八世纪,大部分人都能够适应苏非主义.当然,与此同时,一方面这种倾向对伊朗社会完全是具有积极影响的,满足了伊朗人民民族的以及历史的需要,帮助伊朗人民具有了独立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后期,尤其是到第八世纪,苏非主义对伊朗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且引起了伊朗社会结构的一个退化.  相似文献   
44.
伊朗政治合法性和宗教合法性的构建一直受到重视,因为这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其政治合法性和宗教合法性的构建需要深厚坚实的基础,但处理好两者关系需要漫长的实践过程。本文以伊朗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为例,说明伊朗政治合法性和宗教合法性构建的意义、基础、途径、两者间关系及其过程。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物质和精神的冲击,伊朗面临的问题是在当今国内外新形势下,如何重新构建和巩固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和宗教合法性。  相似文献   
45.
2001年“911”袭击发生后,华盛顿认为中东某些国家独裁专制的政治制度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于是高举“反恐”大旗,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加大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扩散的遏制.德黑兰对这两场战争分别做出部分配合支持和强烈反对的不同反应.高举反恐大旗的华盛顿对伊朗的核发展也疑虑重重,认为伊朗此举是对地区安全的挑战,基于此种认识,华盛顿在伊朗核问题上对德黑兰实施了强力遏制政策,这也使得美伊对抗加剧,“伊朗核危机”生成.不管是美国乔治·W·布什总统时期,还是奥巴马任职以来,美国伊朗对抗一直在延续,但是华盛顿已经越来越不倾向于以战争的方式推翻伊朗现政权.  相似文献   
46.
《领导文萃》2013,(7):32-36
被美国封为"邪恶轴心国"的朝鲜和伊朗,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西方的神经。关于朝鲜和伊朗军事合作的论调,近年来频繁出现在西方媒体上——如今的伊朗与朝鲜同样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方位制裁,相同的境遇促使这两个国家开始联手,以共同对付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胁。那么,在西方眼里,朝鲜和伊朗究竟谁更危险呢?  相似文献   
47.
政治化程度较低和教派关系融洽是阿塞拜疆什叶派区别于黎巴嫩、伊拉克等国什叶派的显著特征。16世纪初伊朗萨法维王朝将什叶派定为国教,加速了阿塞拜疆人的什叶派化进程。19世纪初期以来沙俄和苏联的先后统治,给阿塞拜疆留下了深厚的世俗化遗产。1991年独立之后,阿塞拜疆的宗教政策以世俗化为核心,大致经历了温和规范、严格管控和局部调整三个时期。在此背景下,什叶派以宗教为旗帜的政治化主要包括两种表现形式,即巴库聚礼清真寺社团的温和政治参与和纳达兰村的激进政治抗争。什叶派大国伊朗虽然力图以多种方式影响阿塞拜疆什叶派,但效果比较有限。当前,虽然阿塞拜疆什叶派与政府存在一定矛盾,但远未达到对抗的程度,弱政治化和弱教派认同将是阿塞拜疆什叶派发展的长期现象。  相似文献   
48.
教俗博弈是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女性头巾是其重要的社会表征,并演化成为鲜明的政治符号。伊朗女性头巾的摘戴之争发端于19世纪末政治现代化进程之始,经历了从民间探讨到官方强制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巴列维王国还是伊斯兰共和国,官方都通过强制头巾“摘”或“戴”的方式来强化政治权威,以实现政权合法性和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领域的延伸,而社会群体对官方的认同与反抗也体现在女性头巾的摘戴之中。女性头巾摘戴之争所折射出的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不仅包括传统势力和新兴群体间的张力,也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博弈。伴随经济现代化的深入影响,头巾自抉将逐渐作为女性公民权利的体现,预示着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针对伊朗SA 油田Kazhidumi 砂岩油藏油水关系复杂、无明显油水边界、油藏性质认识不清的问题,综合运用 取芯、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及新钻井资料,对其油藏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将地层划分 为4 个旋回,研究各旋回内砂体发育特征。运用地震层拉平技术对研究区不同地质时期古构造进行恢复,重现构造演 化史;明确了油藏古构造圈闭形成于古近纪初期,为北高南低的单一背斜,新近纪扎格罗斯造山运动使得圈闭形态发 生巨大改变,原古背斜圈闭面积缩小,高点向东部转移,南部地层大幅度上升隆起,形成新的构造高点,演变为现今南 北两构造高点的格局。圈闭形态变化打破了古油藏平衡,使其发生了二次调整运移,北部构造高点(古圈闭)内油气发 生自西向东运移,形成“缩小版”原地滞留油藏,部分油气自北向南运移,形成次生油藏。现今北部高点“上水下油”的 现象,为油藏调整之后,底部K2 c 旋回内连通性较差储层形成的滞留透镜状油、水层。油藏性质为构造控制为主,岩 性控制为辅的层状边水油藏。  相似文献   
50.
全球播报     
一哲 《东西南北》2008,(4):21-21
美国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下降3%根据美国商务部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反映未来新房建筑走势的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下降3%,是自1991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曾连续数年高度繁荣的美国住房市场自2006年开始严重降温,成为导致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