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5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431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54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12篇
理论方法论   775篇
综合类   6077篇
社会学   426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751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慈善意识相对弱化及其伦理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善良的民族,有悠久的慈善历史,但与世界上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比较,我国的现代慈善意识和行为有不可否认的差距。我国传统的和现有的伦理构架和伦理观念,与这一结果有深层次关系。首先,儒家仁爱伦理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善良本性,也使中国人的善良具有自身特征,但是另一方面,儒家伦理的某些特征和内涵,使中国人的慈善意识固化在特定的框架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人的现代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其次,中国宗教伦理对慈善意识的影响相对弱化;再次,共产主义伦理道德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塑造了中国人崭新的精神面貌,同时,特定环境下对社会主义伦理的某些"时代性"注释和偏解,也使人们对当代慈善意识产生某些意识错位。  相似文献   
48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构,经济伦理学(Business Ethics)作为责任、公平、公正等概念在经济领域的伦理反映,为学术界、企业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点框架和价值意识。本文通过对企业“非道德性神话”所映射出的资本主义社会道德责任的评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视角,说明社会经济关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83.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道义论"有两大支派:德性论的伦理学说和义务论的伦理学说.它们各有自己的理论特点、代表人物和历史演变过程.考辨此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4.
论中国封建法制的恤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恤刑原则是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伴随着封建法制的不断完善,恤刑原则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封建立法者对恤刑原则的贯彻也更加深入和全面。恤刑原则的实质是为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统治服务的。恤刑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法制的破坏,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法制的特色一是法自君出,皇权至上;二是礼律融合,礼高于法。  相似文献   
485.
十诫是基督教各教派最古老、最基本、最有生命力的伦理诫条,作为神学伦理,它中间又包蕴着许多世俗的内容。十诫的前四条崇拜上帝、不可敬拜偶像、不可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涉及的是神学伦理,而后六条可概括为孝敬观、仁慈观、贞洁观、诫信观、生活观,则是在神学的框架下阐述世俗伦理。这种注重普世伦理的倾向,曾为基督教文化在时空中进行展拓作过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6.
公务员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活跃的要素,其行政伦理建设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历史图景蕴含着回应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驱动、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官德的历史逻辑,以及从单一抽象转为全面具化的辩证发展等特征。在新时代,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未来要围绕新时代特征与党的建设新要求,优化公务员行政伦理规范结构、明晰公务员行政伦理行为选择、确定公务员行政伦理关系建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7.
自西周礼乐之治开始,即出现了旨在培养个体德性(政治德行)的乐教。“乐”与“礼”之规范性相辅相成,具有使不同身份的个体行为符合规范的教化功能,谓“礼、乐,德之则也”。随着诸子学说在春秋末年的兴起,德性的内涵从政治德行范畴深化为内在的道德品格,但乐教形式的自觉性价值亟待建构。孔子于礼乐制度规范失效的情况下挖掘了“乐”的自觉性价值:将由“乐”引起的情感视为个体作出道德行为的主要动力,以西周传统乐教的形式内容作为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对象,并设置了理想人格作为德性实现的现实形态,建立了一条凸显个体内心自觉的德性修养路径,谓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是这一德性修养路径的方法论提纲。孔子“乐”论被孔门后学与荀子所继承,德性修养变为以人性、人情为基础的讨论。而荀子在性恶论基础上强调“乐”的规范性价值,与孔子强调“乐”的自觉性价值互为补充,使“乐”的德性精神留存于儒家教化思想中,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之一。  相似文献   
488.
ChatGPT一经问世就引起广泛热仪,它以高拟真度、强互动性和多模态的特质颠覆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既有印象。其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优秀代表正以高调的姿态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打破人类认知壁垒。但科技的发展具有矛盾性和两面性,越智慧的科技,越易使人滋生恐惧和不安等情绪,提升效率、便民利民的同时,也通常伴随一系列的伦理风险。ChatGPT对工作效率模式带来的重大变化,使其两面矛盾性更为凸显。克服矛盾心理需要厘清ChatGPT引发的人类主体地位受冲击、隐私侵犯与算法歧视、作弊成本降低与学术不端、侵扰意识形态防线等伦理风险。应对这些伦理风险需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守住技术发展底线、保护隐私群己共律、加强算法设计与监管、坚持科技伦理教育、实现监督与引导并行、补齐生成式AI短板、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从而实现ChatGPT的伦理规制,克服人们因技术的强大智慧而产生的矛盾心理,确保智能技术始终沿着造福人类之路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489.
“潜能”是阿甘本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理论结构贯穿并型构了阿甘本的政治哲学思考。阿甘本将亚里士多德以实现为目的的潜能改造为“能而不做”的“非潜能”,进而为其新型的伦理与政治规划奠定了基础。在生命伦理层面,阿甘本指出基于“潜能—实现”的伦理学提供了划分生命优劣的标准,并基于“非潜能”阐发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形式”和非目的论的“姿态”伦理学。在政治权力层面,阿甘本运用“潜能—实现”分析了主权例外的运作方式,并基于“非潜能”提出了中断主权例外运作的“弥赛亚”事件,使主权停止对生命的捕获。阿甘本基于“潜能”阐发的政治哲学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它将福柯的现代社会微观生命政治扩展为存在于整个西方政治史中的宏观政治问题,并质疑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其缺陷在于未能有效地说明“赤裸生命”和“生命—形式”对于抵抗生命权力作用的区别,并且将政治权力的运作结构本体化。  相似文献   
490.
发展伦理强调发展应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统一原则,新区建设中,政府应在发展伦理的指导下,加强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建设,通过完善环境立法,提高现行法律的可操作性,严格执法;建立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体系,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构建公民参与环境立法的体系;大力培育社会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等措施,推进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