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对《西游记》中的300多条俗语、谚言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认为《西游记》中的俗语、谚言设置有许多明显的特点:因人而设、语如其人,体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无论出自何人之口的俗语、谚言,皆富有哲理,同时体现了一种世俗化倾向,多具明代世俗社会的人情味;内容广泛,涉及社会人生诸多方面,表现出明代社会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风气。俗语、谚言的运用形成了《西游记》文中语言生动幽默、活泼趣味、流畅滑稽、明快诙谐的喜剧风格,显示出浓郁的世俗化风气。  相似文献   
72.
曹馨宇  李洁 《理论界》2015,(3):108-111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爱吃会吃,也把吃的哲学融进了生活和处世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吃字的俗语。这类俗语使用频繁,活泼生动,内涵深厚,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翻译的难点。认识这类俗语的翻译价值,解读其文化特征,是做好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在互文性相关理论的观照下,研究吃字俗语的翻译策略,探索传情、达意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俗语的翻译研究,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闲暇无事,便翻阅起自己多年来拉拉杂杂的笔记。岂料,其中的许多民谣俗语竟然打破了我的平静,让我心潮起伏,感慨万端。"早上金皇后,晌午169,晚上搂个双脖鬏"。下面批着"录于1962年7月5日"。  相似文献   
74.
从汉语俗语透视胶东民俗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俗语作为民俗语言,尤为鲜明地反映着汉民族的民俗文化风貌。从烟台、威海一带广泛运用的主题鲜明、内容简练、通俗易懂的俗语中,可以透视出胶东民俗所独具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5.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谚语的产生、发展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英语谚语与成语、俗语、格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 ,指出只有在全面准确地理解英语谚语的基础上 ,才能忠实于原文地翻译出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76.
《上海科学生活》2002,(9):22-23
“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有人甚至说现在就是一个‘焦虑的年代’,竞争、忙碌都可与焦虑画上等号。我们正向忙碌迈进,‘明天比今天会更忙’,这便是焦虑症的温床。”许多人反映,不知不觉中,焦虑就来临了。这种潜滋暗长的焦虑,正在成为掠夺人们愉悦心情的“强盗”。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相似文献   
77.
本文对明末清初白话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中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方言词与俗语进行了简析和解释,其中包括:攮颡、拇量、斩眉多梭眼、偏拉、扎括;瓜儿多子儿少、有了存孝,不显彦章等。  相似文献   
78.
试论元曲语汇的口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冬梅 《理论界》2006,(6):254-255
要继承元曲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对它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理解元曲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其语词的准确含义。而掌握元曲语汇的主要特色——口语性,将对理解元曲语词的意义,辨识元曲语词的读音很有帮助,并可为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金瓶梅》的艺术表现技巧:俗人俗语,白描传神,讽刺艺术,小说说"小"。通过论述,我们认识到《金瓶梅》的艺术光芒和在中国小说史上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80.
居都仡佬语俗语是居都人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提炼出的通俗简练、意义深刻的语句。它们句式灵活、朗朗上口,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蕴含着居都仡佬族自然环境、劳动生产、婚姻习俗、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