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党史具有丰富的内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校党史教育还存在不够重视、人才队伍缺乏、党史教育学科性不强等问题。对此,高校要采取强化思想武装、打造专业队伍、以学科化教育引领以及环境和新媒体为媒介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62.
63.
目前,为了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民办高校纷纷以党史育人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活动。为了确保党史育人能够对大学生实现长时间的教育影响,民办高校应构建长效的教育机制。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民办高校党史育人长效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民办高校党史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民办高校党史育人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64.
往事琐忆     
“军转处”的故事 省政府研究室(发展中心)原研究二处主要负责农业、工业、交通、金融等方面的文稿起草工作。2003年6月,我到二处报到,处里当时有4个人,处长刘业发,副调研员谢诚,主任科员杜佐胜、黄万平。这时,研究室已经搬进新建成的省政府办公大楼。  相似文献   
65.
“红色走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在党史自信培育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增强大学生党史自信培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文章在分析“红色走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开展“红色走读”活动要拓展师生的有效参与和实质参与,提升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与创造性水平,推动活动过程与结果“走心”“走深”“走实”,推进成果汇编与宣传展示常态化和长效化,健全“红色走读”活动的条件保障机制,实现大学生党史自信培育的扩容、提质、增效等坚定大学生党史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66.
《源流》2012,(2):2-2
2010年以来,党中央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史发[2011]1号),对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的学习教育中提出了明确的...  相似文献   
67.
列宁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他的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很高的借鉴价值。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要是:执政党必须学会“从事经济工作”,必须维护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思想团结,必须维护在民族集中制上的组织团结,必须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中俄两国共产党诞生时的历史化背景和执政时的国情和党情的相似性,使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咨询与决策》2013,(8):76-78
政府研究室是政府的参谋部和智囊团,承担着服务领导、服务决策的职能,地位特殊,责任重大。研究室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效率,关系到政府决策水平。结合近些年米研究室工作实践,就做好新时期政策研究工作谈几点体会,与政研系统的同志共勉。  相似文献   
69.
李君如 《源流》2011,(13):92-93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月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1978年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准。该书的编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作了科学表述。全书着重反映党在这29年里不懈奋斗的主流、本质和主题主线。对诸如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权威准确的评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70.
胡绳认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要充分论证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性。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一定要把中国近代社会作为重要历史背景,党史研究必须要注意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提出要以现代化为线索来编写建国前历史的新框架,要重视对中间势力的研究,拓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可资利用的党史研究的方法,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