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7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1250篇
劳动科学   76篇
民族学   223篇
人才学   235篇
人口学   110篇
丛书文集   203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571篇
综合类   4286篇
社会学   830篇
统计学   11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24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6 毫秒
251.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及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分析社会参与和中老年消费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社会参与影响中老年消费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参与对中老年总消费、日常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对享受性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社会参与能通过影响认知能力、投资与缓解信贷约束间接影响中老年消费,且三者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社会参与对中等收入群体、城市消费群体、中年消费群体的影响更大。因此,未来应创造相应条件鼓励中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加大对中老年人学习信息技术、参与老年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同时,加速适老化社交型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以有效发挥社会参与对中老年消费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52.
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营造是解决我国当代居住社区邻里交往缺失的途径之一。本文探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应始于何处,建筑师应如何通过设计手段引导和启发居民进行参与活动,在参与的同时促使居住区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成熟,达到改善居住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53.
随着城市规划从技术手段到公共政策的性质转变,实践中封闭的规划编制程序逐渐成为许多城市规划问题的源头。通过对公众参与功能和外国公众参与实践的分析,我国应增加公众参与的操作性规定,发挥社区组织和居民团体的作用,构建一个开放、透明、包容、公平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程序。  相似文献   
254.
255.
刘双良  邰雪荣 《城市》2021,(3):58-70
基于天津市北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参与认知、参与能力、参与方式和参与支持四个方面对当代青年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个体特征情况下,参与认知和参与方式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参与能力负向影响参与意愿,参与支持兼具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由此,笔者建议从提高青年参...  相似文献   
256.
权利泛化论不能成为阻碍新兴权利证成的充足理由。新兴权利的证成标准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个人利益对新兴权利的证成起到了初步证成的功能,而共同善则对新兴权利的证成提供了最终的保障。个人利益和共同善都是权利证成的内在理由,对于新兴权利的证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保护权利的成本等具体操作问题则是权利证成的外在理由,对于新兴权利的证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内在理由证成了某种要求应当成为权利的正当性,而外在理由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权利应当受到保护的程度。在新兴权利的法定化过程中,社会成本问题、权利冲突问题等需要得到妥善处置,从而使权利秩序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57.
258.
259.
7月27日,由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承办,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联合协办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为主题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在中国昆明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  相似文献   
260.
由于中日两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决定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从政治发展的危机论角度观察,清末的政治体系不但面临着权威危机,而且还面临着参与危机;从实现现代化的政治条件上观察,清末的政治体制已经失去了实现现代化的政治功能;从政治衰败的角度观察,清末的政治衰败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