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34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0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3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693篇
社会学   129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双一流”背景下,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方向之一。如何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护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护理本科专业教学出发,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方向,通过实践研究的方法,确定新时期下护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围绕职业胜任力要求,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新对策的分析,探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创新素养,探索推进护理学科未来发展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52.
通过深入考察国内先进的高新区,结合无锡新区的具体实际,文章提出无锡新区在未来发展中要以世界眼光高标准前瞻性定位,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并通过改革创新重构无锡新区作为高新区的体制机制优势。  相似文献   
53.
傅隆政 《创新》2007,1(1):72-76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支撑引领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分析南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意义、战略方向和比较优势,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南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构建是新时代职业院校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该文分析了职业院校创新型教师团队培养的现状,并以中联产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基于产业学院的创新型教师培养优势,提出了“供平台、促黏合、拓空间”等基于产业学院的创新型教师团队培养路径,为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实践脱节、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成果少等问题,亟待更新教育模式。该文探索“一内核、二平台、三协同、四进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提出要通过思政引领的内核驱动,完善第一、第二课堂双平台载体,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6.
该文以某财经高校为例,基于财经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并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教学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发现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导向、三环节”的教学模式和全过程参与的教学效果评价提升了产业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7.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企事业单位要大力挖掘培养创新型人才,从管理体制、管理文化、管理形态着手,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基层职工群众在单位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让广大职工群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掌握话语权与主动权,为实现人民生产生活心情舒畅提供民主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8.
2006年1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科技精英说,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9.
进入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从靠投入转向靠创新,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为主的内需驱动,从效率优先转向更加注重公平,其增长特征具有创新性、内需性和公平性。公共服务通过人力资本机制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和配置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型增长,通过缓解预防性储蓄和推动人的城镇化进程能促进居民消费从而推动消费主导的内需型增长,通过调节收入差距能推动公平型增长,因此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通过公共服务视角寻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或路径,而不是将公共服务仅仅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内容,这一观点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而且公共服务不仅是内容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0.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后发国家或地区实现“弯道超车”、赶超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在深刻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内涵,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选择最有利于其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营造最有利于其成长壮大的政策环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上创新驱动、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