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20世纪20年代大学学术与现代大众传媒的复杂关系,一直是副刊研究的一个热点。大众传媒如何参与并推动大学学术的开展,以及大学学术精神对大众传媒文化品格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历史语境的前提下,通过《京报副刊》广告栏来透视这一独特的双向文化交流活动,探究《京报副刊》广告栏对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学术活动的媒体支持,阐明现代大众传媒的学术动员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反过来对《京报副刊》自身文化品格与学术风貌的定型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范力 《理论界》2012,(6):163-164
文学副刊是报纸结构性变革中的历史包袱,还是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和发展力量的宝库?报纸副刊是彻底摒弃或打破传统的纯文学办刊模式,还是在原有的模式上调整办刊方向,强化内容的新闻性、适时性,这个问题的核心说到底就是报纸副刊是应该主新,(主打新闻性),还是应该主文(主打文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高校校报副刊应从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原则,即以思想政治、人格道德、人文文化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熏找准其与育人目标、主体需求、时代脉搏、学生情感、学生乐学的五个结合点,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中国报纸副刊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既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兴盛,也遭遇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全面转型。在媒介信息的爆炸式发展和中国报纸市场化运作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报纸副刊显现出七大发展趋势:多元化、专版化、新闻化、本土化、平民化、互动化、时尚化。只有把握住报纸副刊的发展走向,因势利导,才能使报纸副刊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内容上的升华与经营方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晨报》副刊在孙伏园编辑时期所形成的传播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同时揭示了这些特点与当时文化背景及孙伏园思想、个性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7.
陆林枫 《南方论刊》2006,(12):79-80
《武汉晚报》是党报集团领导下的市民都市报,既是党报也是都市报。它始终坚持“为百姓谋利益”的宗旨,与此相呼应,《武汉晚报》的副刊栏目也体现了晚报这一服务性的社会特点。同时,它的副刊编辑思想遵循了当前“报纸大副刊”的思路,在保留文艺副刊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各种生活信息、消费信息、文化信息等等,为武汉地区市民更好地生活出谋划策,解疑答惑。1.实现品牌优势、开展大型活动《武汉晚报》的副刊栏目中,有些栏目是具有品牌优势的,晚报充分利用这些副刊品牌优势为市民生活服务,开展大型活动,实现副刊的品牌定位。如“田巧萍导医”栏目…  相似文献   
108.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由于受到营业化思潮的影响,副刊整体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时事新报》副刊《报馀丛载》就是在这种历史生态和演变逻辑的影响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恶性发展在破坏社会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弄潮儿、进步读者乃至北洋政府的普遍批判和制裁。《时事新报》为了挽回危局,在研究系张东荪等人的带领下,创办了我国现代第一个学术性文化副刊——《学灯》,裁撤了以黑幕文化为特色的《报馀丛载》。这不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壮大,已经渗透到了报纸文艺副刊,而且也反映出研究系知识分子在新的文化潮流下应时而变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09.
《人民日报》作为文化和文学传播的载体,传播着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与情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传播。其文艺副刊所刊载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小品、诗配画等作品主要书写了亲情、友情、爱情、故乡情和爱国情等,传递出新中国文学的主流风貌和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0.
校报副刊作为校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文艺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展现着兼具学术气息和青春朝气的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校报文艺副刊不应当是其他几个新闻版面的机械延伸,而应当立足校园文化,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要抓住营建校报网络电子版的契机,协力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