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列宁的《和平法令》和威尔逊的“十四点”都摆脱现有的欧洲国家体系 ,面向全世界提出新的国际关系原则 ;都谴责和抛弃旧的国际关系游戏规则 ,首次引进了道义的原则。这两个原则没有被当时的世界所接纳 ,其中之一个原因是新原则体现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理念 ,而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起作用的仍是 19世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2.
作为一个学科,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壮大有其鲜明的传统特征,又不断出现新的跨界融合.新近的全球新冠疫情,引发了国际比较神话学界的普遍关注与反思.2021年8月23日至27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以"世界神话中的死亡与迁徙"为主题,讨论古今不同神话观念,对新冠疫情作了深层次的学术呼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梳理,通过与前期历届会议相对照,考察当下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新旧传统、全球视野、跨学科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3.
44.
“平等保护条款”与美国公民的“州际迁徙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虽然历来重视迁徙自由,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他们所享有的“州际迁徙权”并不完全,因为迁居外州的公民并不能立即享受到与迁入州原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自20世纪60年代起,州际迁徙者开始借助联邦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条款争取获得与迁入州原居民同样的特权与豁免权。在联邦最高法院的坚持下,各州歧视新迁入者的许多法律已被取消,但在福利待遇方面,州际迁徙者的权益仍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45.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三月二十八日白居易到达忠州任刺史,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诗歌,其主要特点一是记写政事的作品平和简淡,二是以个人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普遍渗透着乐少愁多的诗情。这种情状的出现除个人仕途际遇的原因之外,也与朝廷发生的大事件有很大关系。正是朝廷的大事件与白居易自身的仕宦遭遇共同作用,塑造了白居易忠州时期的诗歌表达形式及情感方向。  相似文献   
46.
在线性思维与进化史观的影响下,宗周文化中的巫术成分往往被遮蔽,从而导致对相关问题之探讨变成无的放矢。《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研究几成聚讼,原因亦在于此;重构宗周哲学语境成为解决问题之关键。宗周文化史当划分为两个阶段:周公制礼作乐,道德与巫术并存,人神关系与人人关系并重,此为第一阶段。孔子反思巫术,以"仁"求"礼"探究人情,专注人人关系,此为第二阶段。《诗小序》建构了"妇德无厌,志不可满,凡有情欲,莫不妬忌"的必然世界,此与上博简《孔子诗论》"民性固然"可构成互文关系。女子与小人难养,当指嫉妒而言。周公时代"巫医"不分,孔子则将疗妬之方法,从巫术思维转移到道德自修与制度约束之上;"礼缘人情",化宗教情感于日常伦理;借此孔子完成了对周公制作的文化救赎。  相似文献   
47.
清代是<大戴礼记>研究的高峰期.自戴震、卢文弨等相继校订后,有关它的专书研究和专篇研究佳构迭出.清代学者对<大戴礼记>的经典价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挖掘,并有了新的认识,普遍认为不仅材料可补载籍之阙,可证传统经典笺疏,而且与早期儒家理念、与"三礼"相表里,尤其<曾子>十篇与<孝经>完全一致,地位远在<大学><中庸>之上.因此,<大戴礼记>作为儒学经典的地位不容置疑,历代以来将其视为正经附录的做法颇失公允.也正是因此,宋代以来有关<大载礼记>"列为十四经"的说法,有无史实根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十四经"之一,受到重视和表彰.借助科举这根指挥棒,<大戴礼记>逐渐受到士子的关注,有关它的基础性知识也逐渐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48.
况周颐<蕙风词话>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词学理论和批评著作.况周颐在<词话>中辨正了词的"诗余"说,认为词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诗没有依附关系,用"诗余"称呼词,则歪曲了词的本质.同时,他阐释了王鹏运提出的作为词的艺术特征和创作原则的"重、拙、大"三要,指出应力避刻意为曲折和词意忌重复等作词之忌以及提出了作词要语意不晦涩、不可作寒酸语、造句要自然、真为词骨等创作方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49.
浙南民间流传着一种"唱夫人"祭祀仪式,即通过邀请鼓词艺人来唱关于东南女神陈十四的神界故事《陈十四夫人传》,以达到驱鬼逐疫、祈福求佑的目的。通过对仪式的田野观察,考察共享鼓词传统的传承人与接受者,展示一个被鼓词的生命力重新灌注成的活生生的传统,阐释鼓词作为一种口头传统在浙西南丽水乡土社会民俗生活中的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50.
中央决策层以文化议题作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选项,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列为议题之后,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再度重点探讨文化转型的重大政策安排。之前,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2011年9月26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均密切关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等核心命题。如是政治意涵和战略愿景为海内外舆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