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760篇 |
免费 | 504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55篇 |
劳动科学 | 1414篇 |
民族学 | 944篇 |
人才学 | 557篇 |
人口学 | 120篇 |
丛书文集 | 5696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1303篇 |
综合类 | 11031篇 |
社会学 | 1753篇 |
统计学 | 4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388篇 |
2022年 | 463篇 |
2021年 | 555篇 |
2020年 | 535篇 |
2019年 | 474篇 |
2018年 | 233篇 |
2017年 | 429篇 |
2016年 | 491篇 |
2015年 | 824篇 |
2014年 | 1725篇 |
2013年 | 1365篇 |
2012年 | 1587篇 |
2011年 | 1819篇 |
2010年 | 1715篇 |
2009年 | 1736篇 |
2008年 | 2636篇 |
2007年 | 1784篇 |
2006年 | 1348篇 |
2005年 | 1251篇 |
2004年 | 1082篇 |
2003年 | 862篇 |
2002年 | 853篇 |
2001年 | 723篇 |
2000年 | 532篇 |
1999年 | 279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王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14
现关于第三次分配的讨论常常将其等同于公益慈善,并将其限定在收入分配的经济功能上,从而既无法穷尽归于“社会”名下的所有分配形式,又忽略了第三次分配在收入分配之外的社会功能。实际上,第三次分配具有较为广泛的外延,狭义的第三次分配指公益慈善,而广义的第三次分配则包括公益慈善、关系分配和分享经济等多种资源分配形式。要从角色扮演、场域分化与场域切换的角度来理解第三次分配。随着自利人(经济人)角色从其他角色中分离出来,其他各种原来重叠的角色也发生了分化。不同的角色类型被分置到不同的资源分配场域,分别是市场分配场域(市场部门)、制度性(或政策性)资源分配场域(国家-公共部门)、利他性资源分配场域(第三部门)和情感性资源分配场域(关系部门)。人们借助场域切换,分别在这四个不同场域扮演自利人(经济人)角色、公民角色、利他者(道义人)角色和情感人(关系人)角色。此外,第三次分配不但与角色分化和场域分化相联系,而且也可以出现在混合场域中(如分享经济)。 相似文献
902.
谭玉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8,(1):42-47
巴蜀地处盆地,四面环山,但巴蜀先民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努力开拓,冲破自然的束缚,向外发展.这种态度深深积淀在巴蜀人心底,逐渐形成了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明末巴蜀学者来知德不臣服和恪守权威、传统,提出"舍象不可以言《易》""格去其物欲"以及"文能载道,何害于文"的美学观点,以正人心和世风.这正是勇于开拓创新的巴蜀文化精神在来知德美学思想中的折射,也是巴蜀美学精神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903.
[提要]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对话解释学、对话哲学与关系哲学维度,实际上这些维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就在于“我-你”关系对话。布伯这种“我-你”关系与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核心的解释学“我-你”关系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同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04.
东南亚地区复杂的民族构成造就了当地民族关系的多样性,以"共存-分离"模式可研究各民族相处的基本方式.东南亚地区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共同性决定了各民族共存的基础,而民族文化天然具有的排斥性以及不同层次的民族群体在认同上的错位,则为分离性民族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此外还有不少处于中间状态的民族关系.而全球性条件下文化要素的凸显,更加强了东南亚文化整体性与碎片化既对立又统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5.
马平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124-126
民族关系在我国民族理论、民族史学界历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民族关系的研究向来比较敏感。中国的回族史堪称是一部回族与其他民族的族际关系史。对《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该书是一部新颖之作,在理论探索、研究方法、分析归纳以及学科建设诸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06.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大城市周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各大中心城市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活跃城市经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等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成都为例就如何有效地发挥少数民族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7.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民族文化传承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对教育内容和途径的制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908.
陆生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Z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二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关系,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五是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这五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09.
程倩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80-85
在中国农业社会儒教礼制的文化架构中,政府信任关系表现为一种习俗型的信任关系,它以血缘共同体为原生点,与作为“情感一伦常”社会关系模式同构的,在学术表述中,是以“礼”来加以概括的。因而,习俗型信任关系也是被作为“礼”和受到礼俗规范的。习俗型信任关系也是统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反过来作用于中国农业社会统治体系,发挥着维护统治秩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10.
陈文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4):90-94
诗的本质之一是其音乐性 ,明代主流诗学相当关注这一问题。如李东阳《麓堂诗话》视音乐性为诗的原生属性和根本属性 ,谢榛留意于声律的辨析。“唯乐不可以为伪”。重视诗的音乐性 ,即重视诗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