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邢江峰 《社区》2012,(15):47
江苏读者来电咨询:2001年,我与妻子邹某因无法生育,抱养了杨某夫妻生育的孩子,双方未办理正式的收养手续。孩子在随我们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孩子的生活、教育费用均由我们支付,杨某夫妻未向我们支付任何费用。2012年1月12日,孩子在放学的路上遭遇车祸死亡,保险公司与司机共赔偿孩子死亡赔偿金25万元,  相似文献   
102.
正2011年8月10日,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一个假冒西安某知名医院军医非法行医的窝点,共抓获涉嫌诈骗的嫌疑人19名。警方初步确定,这个团伙诈骗的受害人达250余人,诈骗金额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103.
在风险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确可以通过保险赔付在相当程度上确保对受害人的有效救济,从而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但立法者的考量往往应不限于此,还需考虑采用特定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较于其它替代性救济制度,是否能够以更小的社会总成本来实现上述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所针对的风险的预防和治理。本文采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先分析使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在法学与经济学上的原因,进一步比较分析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同其它替代性制度的优缺点,认为应通过制度优化来解决采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以更小的社会总成本来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解决企业因赔偿责任过重而陷入经营困境和受害人不能获得及时而有效的理赔之间的困境,根据风险责任社会化原理,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分散巨额赔偿风险,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5.
赵常民 《社区》2014,(6):33-33
交通事故纠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纠纷,遇到交通事故时,受害人如何维权是很多当事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报警案例:2012年11月27日下午,张某在回家的路上由北向南行走,被李某驾驶的由北向南行驶的汽车刮倒在地,张某手部受伤,由于伤情不严重,双方没有报警,  相似文献   
106.
对刑事犯罪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刑法学与侵权法学发展的结果。对刑事犯罪受害人的保护,仅从公法的角度对犯罪人进行惩罚是远远不够的,应赋予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我国应建立对刑事犯罪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7.
不当得利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含有涉外因素,在法律适用上会发生冲突.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原则有不当得利地法原则、属人法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适用基本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原则,我国大陆立法为保护不当得利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解决涉外不当得利纠纷,有必要制定国际私法典以完善不当得利法律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8.
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侵权行为的数量日益增多,后果日益严重,然而我国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不够完善,许多受害人得不到及时和充分的救济。因而对环境侵权救济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及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有关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论环境污染损害的公共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侵权损害往往是严重的社会性权益损害,现有民事救济制度的局限性无法应对环境污染受害人利益补偿的要求.只有在环境侵权救济领域突破严格的个人责任的限制,实现从单纯的责任个别化到责任个别化与责任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的转变,采取社会化的救济方式,才能对受害人进行及时切实的救济.基于民法社会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以及福利国家与积极行政理论,环境污染损害公共补偿制度可以通过设立环境污染损害补偿基金来解决受害人的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10.
将罚没款项(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补偿受害人损失,是通过公权手段保护私权主体权益的一项全新的制度设想.目前我国的规定是,执法机关应当将罚没款项一律上缴国库,这样的规定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的问题不能忽视.罚款数额应当与违法者造成的受害人损失挂钩,政府应当将罚没款项首先用来补偿受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以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