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私订借种合同庄心燕原是涪陵区一家咖啡馆的女招待,年轻,聪明,长相也不错.经历了几段失败的恋爱后,她给自己的前途与归宿选定了一个目标——嫁给金钱.她之所以选择去咖啡馆当招待,是因为她觉得这里富人云集,要实现这个目的比别的地方肯定容易些.  相似文献   
52.
马建国 《可乐》2011,(3):38-38
2005年7月初,在一家俄罗斯咖啡馆里,希拉克当着施罗德和普京的面嘲笑英国人的饮食。他说:"英国人对欧洲农业的唯一贡献就是疯牛。这是世界上除了芬兰饭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么能相信饭烧得这么差的人呢?"在施罗德和普京的一片笑声中,希拉克还提起前北约秘书长、布莱尔内阁的国防大臣罗伯逊请他吃过一种令他胃口大伤的东西——苏格兰特产“哈吉斯”。他说:“这正是北约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3.
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的平台,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近代英国的公共空间曾经出现了这样的转移:从啤酒馆过渡到咖啡馆,公共空间的性质因此也发生了改变.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政府、社会精英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移风易俗的变革是近代英国文明化的表现,这说明加强公共空间的革新是能推进社会的深层变革的.  相似文献   
54.
美国南方作家当中有两位残疾的女性,一位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作者麦卡勒斯,风湿热、心脏病和半身不遂造就了这位以塑造孤独畸形的人物而著称的小说家。另一位是奥康纳。奥康纳的命运似乎更不幸,她只活了39岁,在她生命的最后15年里,不得不和家族遗传下来的红斑狼疮作殊死的搏斗,待在农庄里饲养孔雀成了这个未婚女士最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5.
好咖啡不苦     
"那么,你喝咖啡吗?"我希望听到一个温暖的回答"是",以便能了解到一些关于当地咖啡馆的建议. "不,味道太苦了." 上次在北京时,进行这种对话的次数超出了我的想象,通常会有完全相同的结果.当然,我确实遇到了一些咖啡爱好者,他们向我介绍了当地很棒的咖啡馆,其咖啡品质甚至比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还要好.  相似文献   
56.
“抱抱团”的来源,是两年前一名澳大利亚人胡安·曼恩在悉尼闹市区提供给陌生人的Free Hugs(中文译为“免费拥抱”或“自由拥抱”),号称传达一种“快餐式情感”。胡安·曼恩,是一名咖啡馆店员,曾经历婚变·目睹了父母离婚和祖母身患重病。他认为唯一能治疗自己压抑心情的办法就是每周的一个下午,去皮特街购物中心把拥抱免费送给陌生人。随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的人们也陆续加入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57.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力作,长期以来吸引了诸多评论家的目光。小说描述了一场发生在南方小镇上以主人公爱密利亚为中心的怪诞三角恋情。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看,爱密利亚同马文.马西以及罗锅李蒙之间的情感纠葛,实际上是爱密利亚以马文和李蒙为镜像进行自我建构的努力,然而由于镜像虚幻性的本质特征,爱密利亚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以失败告终。通过对爱密利亚自我建构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的镜像解读,读者对这段怪诞的三角畸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8.
读书问道     
毛蕊 《社区》2014,(20):5-5
在一位80后的车里,看到了几本书籍:《泡在城市的咖啡馆里》、《丽江的柔软时光》、《乌镇的似水年华》、《在西街快乐中毒》、《我和你有个约定》和《在海边遇见爱情》,用纸装帧净韫巧雅,图片精细,文字华柔曼妙,竟有惊艳之感,这才知道,此类图书都归类为旅游书籍。  相似文献   
59.
李慎明 《中华魂》2014,(19):57-61
第五集“改革”为了谁 2010年10月,摄制组走在莫斯科列宁大街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家醒目的咖啡馆--苏联咖啡馆。 走进这家咖啡馆,恍如回到久违的过去。这里的每一幅照片、每一张宣传画、每一张报纸、每一段音乐,无不诉说着那个早巳逝去的国家。  相似文献   
60.
方木鱼 《社区》2014,(26):34-34
英国人热爱读书看报,尤其爱读小说的民族特性是世界闻名的。在英国学习期间,我就亲眼目睹了形形色色的英国“书虫”。地铁、公车、路旁的长椅以及纪念馆的台阶和阳光下的咖啡馆里,到处可见阅读者们安静怡然的身影。不过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英国,即使身为乞丐也不忘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