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2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55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魏晋之际,士人心态发生转变。嵇康越名任心,傲物受刑;阮籍和光同尘,归趋难求;山涛弃老庄自然,遵周孔名教。他们或激进,或消沉,或转向。而促使士人心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局。  相似文献   
122.
陆九渊作为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德育思想非常丰富。目前,学术界对他的德育方法,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却显不足。本文将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以期丰富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3.
汉初政论文的阳刚风格展示出汉初士人奋发扬厉的人生情怀和积极用事的昂扬姿态,展现了汉初士人在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格精神魅力与我国优秀的传统人文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热衷政治的事功精神、维护大一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汉初士人的人格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24.
《世说新语》集中摹写了魏晋士人这一鲜活的群体。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士人所推崇和实践的理想人格,呈现出了迥异于两汉的独特风貌。魏晋士人超越世俗、自由独立的理想人格折射出魏晋时代儒家价值观的式微和道家价值观的兴盛。魏晋时代的人格之美,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诗意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在人格个性长期受到压抑的封建时代树立了一块不可企及的关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5.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这一时期的女性也受到魏晋风度的影响,《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有才识、有个性、有风度,但她们仍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这些独特的女性形象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6.
论东汉士人阶层的政治权力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汉时期,士人阶层的政治权力基础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选举等四个方面:土地资源的大量占有是其经济基础,宗族势力的不断增长是其社会资源,学术文化的普遍积累是其文化基础,仕进特权的初步形成是其选举基础,由此构成了东汉士权与君权政治相颉颃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7.
论分封制与汉初学术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出现的学术繁荣局面,不单是黄老思想流行的结果,更与分封制的实行有关.汉初士人在投靠中央王朝无门的情况下,纷纷依附于诸侯王国,从而造就了汉初的学术繁荣.而汉初学术繁荣的昙花一现,也缘于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思想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8.
在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史上,魏晋士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都有独特之处,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当时政治环境、时代风尚等方面探讨了魏晋士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揭示了士人社会风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9.
钱穆从社会形态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士人阶层为社会政治领导者的平民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古典政治以选拔贤能参加、组织政府为主导原则,并由此建立职权分配细密的职官制度。钱穆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政治衰败,社会的平铺化导致社会缺乏力量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结构性缺陷。钱穆先生的局限在于欠缺现代自下而上的权利观念的视野,还在古典政治的理想中寻找解决其弊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0.
刘晓东 《求是学刊》2007,34(5):130-136
明代科举体制的相对完善,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科举竞争压力、内外廉考官权力的不对等与试文的程式化等内在弊端。随着晚明科举流通机制的日渐壅滞,这些弊端也日渐显露,导致了舞弊、权力寻租及揣摩等科场风变的泛生。科举取士公正与公平性的削弱,使基层士人之科举生存环境渐趋恶化,并促动了士人科举心态由"中和恬退"向"燥竞"与"游离"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