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358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41.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10,23(3):26-30
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传统社会结构的松动与士人"治生"观念的变化,导致士人对经典化生活模式的最终背离并走上世俗化的生存道路。士人润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这种现象是晚明士风变化的新趋向,它反映了士人自我独立意识的萌动,是一种合理行为。尽管其中也有消极影响,但对士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42.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看 ,老庄玄学给予文学的影响 ,主要是把文学引向自身 ,引向心灵 ,引向审美 ,促使人们自觉去认识文学自身的特点规律 ,促进了文学理论思维的提升。要确切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 ,就应该研究老庄玄学的影响。玄学影响文学 ,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 ,这种中间环节 ,主要是士人心态、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玄学影响文学 ,总是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其他因素交织综合在一起 ,唐宋以后 ,特别是和禅宗思想融合在一起 ,共同影响文学。要研究玄学与文学 ,就要进一步研究玄学与禅宗的关系。了解这一点 ,我们对它的面貌的描述、理解就会更准确一些 ,更生动一些  相似文献   
643.
北宋时期的应天府,是陪都南京的所在地。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浓厚的兴学重教氛围,使得这里名人辈出,并创造出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迎来了这一地区文化发展的高峰,并为这一地区在明清时期文化的再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4.
在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汉代辞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悲士不遇"的主题.这一主题客观地反映了汉代社会中士人的现实处境和幽微丰富的心灵世界:不遇之士在失意、忧伤与怨愤的同时,在人格品质和道德上表现出卓然不群、高洁自守的自我优越感;明哲保身的倾向,表现出对专制政治的疏离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归因天命、委顺自然是他们自我安慰的方式;学术立名、田园自娱的选择,是他们找到的新的安身立命之点.  相似文献   
645.
在政治失序的末世、乱世或某些特殊情形下,怀才不遇的士人与政治之势的和解宣告破裂,士人与那些同样被势所压迫的优伶便有了某种同病相怜的心理基础。张岱的《陶庵梦忆》就可看成乱世背景下士人与优伶关系的具体呈现。深入分析《陶庵梦忆》的文本,可以发现此时士人开始将优伶当成有情感、灵魂的独立个体来欣赏,同时部分优伶的自我意识有所觉醒,在离乱中,从精神及物质两个方面给予士人慰藉和援助。随着大批士人的串戏活动,也使得某些下层士人与优伶的身份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这种新型的士伶关系与明末清初独特的思想、政治以及经济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46.
魏晋士人好饮为世人所知,亦为世人所羡.然而流觞因何而成为日常,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是政治上的长期分裂与勾心斗角带来的苦闷,亦有庄园作为雄厚的经济支柱,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合流,以及政府与统治者的政策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好饮之风亦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产生了影响.迄今已经很难分辨魏晋士人到底是不得不饮还是真爱饮酒,然而此风伴随着士人的洒脱不羁已长存于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647.
赵楠楠  孙华 《理论界》2013,(7):47-49
儒学道统之延续与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弘道者自身之承载。士人作为自觉的"道"之承载者,每个阶段载道的具体形式不尽相同。李退溪是朝鲜李朝的代表性儒者,学问精深、品格高洁,虽多次出仕为官,但自身却向往山水,通过立本、为学、受教、谏言等方式履行士人之责。其修身处世方式,固然与当时外在的政治环境有关,但更多是其学问内在品格的必然延伸,为后世提供了一种"道学士人"的存在样式。  相似文献   
648.
邹莹 《江淮论坛》2012,(3):181-185,131
“新士人”是指出生于明末清初,未曾入仕于明朝而为清廷效力的新的士人群体。他们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动荡,饱尝了民间疾苦,继承了明末士人的文化理念,并萌生了拯世救人的志向,在清朝士而人仕,他们的出现使清初文化风气为之一变,由哀怨凄厉转为平和中允、清明广大,更为盛世文人的华丽出场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649.
较之其他时代,两晋士人普遍将入史、修史视为扬名后世的不朽之事,求名之心颇切,这是两晋史家在世道动荡中仍能撰写出大量体裁多样的史书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一时期士人的天命思想有所减弱,史家多认为天命随时变动。天命有去就、天命不于常是两晋史家普遍认同的天命史观。两晋士人不再信奉未知生焉知死的儒家信条,他们开始积极探讨鬼神问题。众多史家将鬼神、怪异之事记载入史,造就了两晋史学喜谈鬼神的鲜明特色。迫切求名、淡化天命、笃信鬼神,士人的这种普遍心态促进了两晋史学的繁荣,推动了两晋史学独特风貌的形成。  相似文献   
650.
《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上流社会的言行轶事与人性人情,其中也记述并歌颂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的女性标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