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2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5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53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770篇 |
理论方法论 | 335篇 |
综合类 | 1476篇 |
社会学 | 376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62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167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47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田庆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5-59
福田赳夫内阁积极奉行"全方位外交",一方面积极谋求与苏联发展关系;另一方面力图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而不至于开罪苏联,超然于中苏对立之外。这种在日苏及日中之间开展"全方位外交"的举措终因苏联方面缺乏应有诚意而失败。福田转而在美国的支持下将推动中日缔约作为自己任内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福田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全方位外交"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下很难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2.
123.
肖宗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64-68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外交政策和策略等方面,表现了相当的一致性。在这些方面,后一代领导集体与前一代领导集体之间有着承继关系。当然,后一代领导集体也有新的重大的发展。其实,这种一致性衬托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或者说,形成了当代中国外交的传统。文章基于对5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外交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就是外交原则和政策的一贯性、外交目标的双重性、外交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外交对象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24.
125.
"布鲁塞尔化"这一概念较好地描述了冷战后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相关行为体不断向欧盟总部聚集的现实。建构主义赋予了"布鲁塞尔化"更加宏观的分析视角,诠释了欧盟如何在一种"社会化"的动态进程中逐渐改变主权国家的偏好和行为方式。通过改良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基础、组织运作,塑造联盟集体身份,《里斯本条约》推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布鲁塞尔化"趋势不断强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6.
李久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50-54
建国之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实施“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成为新中国在当时最重要的外交方略之一。“另起炉灶”外交战略理论的提出实施,彻底划清了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界限,从根本上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使新中国走上了真正独立自主的道路。因此,“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理论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7.
民族主义视点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4):157-160
在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政冷经热”的结构性矛盾,两国国民情绪受到了直接影响,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狭隘民族主义有所凸现。为此,必须加强民族主义的理性管理,促进中日民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民间感情的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28.
1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日关系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两国关系又在很大程度上为两国外交理念所左右。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充满了自由主义因素,日本的外交则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并富有进攻性。受此影响,美日两国在太平洋岛屿问题和中国问题上分歧严重,双边关系也随之恶化。共和党政府上台后,现实主义开始主导美国外交,而日本迫于内外环境的压力,其外交更多地展现出防御性现实主义的色彩,积极与美国改善关系。这种外交理念的变化使得两国协调一致并解决了诸多争议性问题,促成了双边关系的缓解。 相似文献
130.
梁守德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4,(3):56-58
进入新世纪,国际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中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国际观念和外交战略思维的调整,以及新的外交政策举措,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以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