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4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992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115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4111篇
理论方法论   607篇
综合类   7064篇
社会学   372篇
统计学   142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783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1043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41.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出现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呼唤能作出系统化理论化解读,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巨大挑战,也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仅靠已有原理不足以应对时代的挑战,应是在基本原理上有所突破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于唯物史观.20世纪的100年,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多体现在科学社会主义上,唯物史观没有明显的进展.近十年来,学界呼唤发展唯物史观,并提出若干思路、若干新论点,但总的说来成效不显著,原因在于缺乏一座发展平台.为今之计,是要从原始创新打开突破口,建立起一个新论说,作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平台,推动唯物史观有个大突破大发展,以应对时代大变迁.这个新论说,就是文章提出的二元选择论.  相似文献   
742.
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stitution一词,首先经由英国政治实践固化为一个确定的政治概念;接着通过美国的政治试验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律性概念;而那些社会契约论的信奉者们则运用“社会契约”方法,重新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使其演变为一个优越于其他政治类型的现代立宪体制的代名词。近世以降,constitution一词东渐吾国,复又激活了“宪法”这一古老的汉语词汇。被深深地嵌入中国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宪法概念由此获得了西方现代政制与中国本土性的双重蕴义。  相似文献   
743.
正统论虽被今人看作“纯属荒诞”,但在古代却是渊源深厚又生气勃勃。它作为解释中国人历史活动的史学观念,能完整地包容分裂和统一时期两面的史实,既照顾到互不统属的各分治政权的历史活动,又将它们纳入一个终究是属于一体的“天下“之中。它是唯一能处理这种复杂历史现象的史学叙述和国家认同的观念框架。国别史的视野以政权/国家为唯一的叙述对象,这种视野驾驭不了中国史统一与分裂共存的复杂性。悠久的大一统观念是支撑古代国家由分裂重归统一的“人心之公”。但古代时期中国的国家认同也存在二重性的现象,既有占主流地位的大一统价值认同,又有地域性的价值认同。这种复杂性的存在说明完成现代的国家认同尚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44.
《求是学刊》2017,(3):83-89
夫妻共同债务构成的依据主要有"用途论"和"时间论"的区别:"用途论"主要以《婚姻法》第41条为司法依据,指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构成夫妻共同债务;"时间论"主要以《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为司法依据,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形成的债务推定构成夫妻共同债务。"时间论"对债权人的保护建立在可能侵害举债人配偶权利的基础上,从而可能会使婚姻诚信受到威胁,使人们对婚姻产生恐惧,不利于婚姻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健康稳定;"用途论"的目的在于维护婚姻共同生活关系,如果能够有效平衡债权人、举债人、举债人配偶之间的利益关系,则是值得坚持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45.
《社科纵横》2017,(4):92-100
甲午战争前,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的爆发被日本认为是侵略朝鲜的"良机",也为福泽谕吉提供了实现其积极鼓吹的"朝鲜政略"的机会。甲午战争期间,福泽谕吉阐述了自己的"朝鲜改革论",为日本"改革"朝鲜寻找"正当理由",并为此积极地出谋划策。福泽谕吉的"朝鲜改革论"随着甲午战争的进程而有所改变,大体上追随了日本的对朝政策,其只不过是在其文明观掩盖下的对朝鲜的"侵略论",实质就是使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正当化。  相似文献   
746.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思想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实践美学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后期以20世纪80至90年代为主,是实践美学观的系统化建构时期。李泽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大旗,在对蔡仪的客观论、高尔太的主观论、朱光潜的心物二元论的批判中,提出了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美学观,建构了由美学、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组成的美学原理体系,总体上说具有很高的思辨水准和理论价值,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然,李泽厚的某些论述也存有瑕疵,本文并不讳言,并就此展开了对话,表述了反思。  相似文献   
747.
本文在前人有关模因论的研究基础上,从模因论的角度再次论述其在语言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模因论将语言习得理解为不断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研究语言中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对对外语教学和写作教学等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情况,在模因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试图从语言模因复制、传播方式中的同义异构策略去研究英语写作教学特点,旨在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48.
王夫之继承了中国古代"恒产-恒心"的重视物质生活的务实思想倾向,重视人伦日用,重视生活需求的满足,主张理欲相融、互济与一致,而且更为强调理在欲中,"天理"不可能脱离"人欲"而存在。王夫之的理欲论发展了古代富有唯物倾向的"厚生"思想,为人欲正名,为生活辩护,有力祛除了程朱理学对人欲的妖魔化,富有启蒙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49.
《东岳论丛》2017,(7):174-181
在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吕荧与朱光潜围绕美本质、美感等美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细察之,他们关于美本质与美感问题上的看法同异相间:两人美本质观都呈现出极强的主体性特征,且均承认社会因素在"美"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两人的美感理论则差异较大。吕荧主张美感的生成需要经过由感性知觉上升到理性判断的过程,而朱光潜则坚持美感在感性阶段便已然形成。再有,在论及美与美感出现的先后顺序时,两人的看法截然相反,吕荧认为美先于美感,朱光潜则强调美感的先在性地位。两人在区别美感与快感之时又体现出一些近似。鉴于吕荧与朱光潜所争论的问题皆为美学研究中的元问题,因此,对其深入阐释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第一次美学大讨论的正确认识,同时对当下美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50.
契约理论、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会计稳健性需求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从这三个理论出发阐述了稳健会计政策对于债权人利益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企业采用较为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保证债务契约的执行、减少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以及降低债权人与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