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理论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81篇 |
社会学 | 1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宗英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3):94-105
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一文中说:“这个世界主要的辉煌壮举就是造就了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包含着所有人的性格特征”;在《草叶集》中,惠特曼不仅“歌唱一个人的自我”,而且“也唱出‘民主’这个词,‘全体’这个词”;在《帕特森》中,威廉斯写道:“这座城市/这个人,一种认同.”可见,爱默生笔下这个“包含着所有人的性格特征”的“一个人”在惠特曼笔下变成了一个包含“自我”和“全体”的人,而在威廉斯笔下,这“一个人”又进一步与一座“城市”相互“认同”.本文围绕“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这一主题,深入揭示威廉斯创作抒情史诗《帕特森》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2.
曾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7,17(3)
威廉·布莱克的《弥尔顿》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充斥着晦涩意象、思维跨度很大的长诗,也是一部难得的幻想式作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不少布莱克学者剖析该诗的理论依据.与既有观点不同,认为隐藏在《弥尔顿》诗文中的潜意识动机不是力比多,而是死亡本能.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布莱克潜意识中死亡本能在诗文中的投射,追溯致使该本能泛溢的刺激源,破解此诗之意蕴. 相似文献
63.
冯庆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67-73
西方美学中一度盛行的“内部研究”以语言学、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理论为代表,其中的诉求在形而上学层面带有唯名论倾向。这种倾向的源头是康德哲学中的某种反形而上学冲动,之后的新康德主义乃至解释学都深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从美学理论史上溯到神学、政治思想史维度,对“实在论”和“唯名论”在中世纪晚期以降持续不断的争论进行剖析,可以帮助我们从审美现代性的视野重新审视当代诸家的美学与文艺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64.
威廉·福克纳的叙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瑶婷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96-99
威廉·福克纳是西方文坛的“现代经典”,他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叙事独具风格,在视点(主旨)、话语策略、叙事模式等方面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65.
蔡元培与威廉·洪堡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7(3)
对蔡元培和洪堡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做了一个粗略的比较,比较的重点是他们的教育独立观,他们对完全人格教育的看法以及他们的大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66.
在200多年以前的德国,威廉一世被德意志各邦君主拥立为德国皇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现在德国的许多城市街头还依然竖立着他骑着青铜战马的塑像。 相似文献
67.
福克纳短篇小说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创作的129篇短篇小说中,有中文译本的40篇,大多数短篇小说还没有译介到中国,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但其中备受关注的篇目在我国还是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与国际福学界的研究和国内对福克纳长篇作品的研究相比,我国福克纳短篇小说研究不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加强对福克纳短篇小说及其国际研究成果的译介,同时不断拓宽研究的视野,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提高自主意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意识研究”(或意识科学)被誉为意识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威廉·詹姆斯是意识研究“第一个黄金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开拓者。詹姆斯在意识研究上的开拓性和全面性工作涉及四个方面:第一,詹姆斯在哲学和心理学上关于意识的众多主题的研究在当代仍显示出跨时代的蓬勃生机。第二,詹姆斯是意识的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认为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神经生理学。第三,詹姆斯在意识研究的方法论上持多元开放的态度,自发地将意识的第一人称研究与第三人称研究结合在一起。第四,詹姆斯率先将宗教体验与神经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宗教体验的神经学研究。在当代意识科学的背景中概括和回顾詹姆斯的意识研究具有双重意义:既有助于确定詹姆斯在意识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也有助于系统理解詹姆斯为当代意识科学提供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