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520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1400篇
社会学   249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荀子思想中的明分使群、天人观、性恶论、礼论等思想极为深邃,其思想视角独特,立论深刻,现在仍然值得我们深究进一步挖掘出其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而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2.
词义和句法过去是分开研究的,最近开始关注两者的关系.对者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词义的变化会影响词的句法组合,反过来,句法也会影响词义的变化,还有的是词义和句法组合同时发生变化.着重讨论“语境吸收”和古代汉语的使动句式(构式)对词义变化的影响,并以“谓”和“言”为例分析了词的语义要素变化和词的句法组合变化对词义派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大唐天竺使之铭>进行了全面研讨,并提出相关结论.首先,就碑铭的篆额书写风格,指出其对汉碑额篆书风格的继承和创新特色,并论证碑额"出"(之)应释为"之"字之不谬;其次,对碑铭正文文体指出其是唐骈体文,略述其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对碑铭的主题思想作了概括,指出有一定文学价值.最后,对碑铭某些词语释读予以辨析,这是本文重点所在.本文以照片为准,寻绎碑文,证诸典籍,多方论证,试图对时贤校释,进行清理,管见所及,试作新释.  相似文献   
74.
从施肥量(高肥、中肥、低肥)、垄作方式(上垄、下垄、下垄覆膜)两因素对牛蒡子的出苗及苗期生长情况做了一些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低肥,上垄有利于出苗,高肥有利于苗期的生长.此研究可为牛蒡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刘柱仁 《老友》2016,(4):61
《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70岁,患有眩晕症多年。眩晕发作时,感到天旋地转,并伴有怕光、全身发热、冒汗、呕吐,但睡一觉后便可慢慢恢复正常。平时站久了会摔倒,大概也是眩晕所致。我服过西比林、脑心通及一些中药,但不见好转。请问:我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治疗?泰和县刘××刘××同志:你今年70岁,患  相似文献   
76.
“回向三代”美好政治秩序是孔子以来的儒学士人的长久梦想,到了北宋,由于政治相对清明,士人的政治主体意识高涨,使得这一梦想在士人的心中变得更加强烈。在“北宋四子”看来,“回向三代”理想政治的根本在于君主,但他们也承认君主并不是天生完美,而是有种种“不仁不义”的非心,于是正本清源、格君心之非势在必行,而格君心之非的人则自身须是贤人。所以理想的政治是君明臣贤的政治,然而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北宋四子”所期待的“回向三代”的理想政治尚未完全成真。  相似文献   
77.
78.
佛教本生故事题材种类繁多,每类故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所要突出的佛教义理,云冈第7、8窟为一组双窟,是云冈第二期最早开凿的洞窟,本生故事是第7窟重要的雕刻题材,今能辨识的本生故事大体以"舍身"和"孝亲"两类题材为主,分别以"舍身饲虎本生"和"睒子本生"为代表,它们的出现并不是随意的拼凑和组合,而是有着深层的历史、宗教原因,且它们与洞窟里的其它佛教内容往往互相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相似文献   
79.
明代七子派的复古曾享有盛誉,“文学革命”兴起后,七子派被视为“妖魔”。陈独秀等人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是以七子派、桐城派作为“革命”对象,并将七子派符号化为旧文学的负面典型,断开了白话文学与七子派、桐城派的联系,试图建构白话文学的体系。对于“正统”文学,陈独秀、胡适充满焦虑,并努力将七子派打造成“摹拟”“抄袭”的典型,以此获得口诛笔伐的合法性。这种策略性的成功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文学让位于白话文学,七子派在哀怨声中消失在了新文学的大合唱里。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