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7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67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长海县高级中学数学组,通过多年的小组合作——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在促进有效课堂建设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累累硕果。本文通过坚持学案导学之原因、落实学案导学之过程、践行学案导学之结果这三方面谈谈我们在有效课堂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虽然收获颇丰,但是我们知道教学无止境,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23.
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久为学界关注,如倭仁等代表性人物已得到许多讨论。但是,理学复兴仍有复杂面相值得开掘,存在着时势、人事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交互。晚清其他朝廷重臣与理学复兴的关系不可忽视,如祁寯藻同治初年位居帝师,其施政作为有倡导理学之意。他于同治二年上奏澄清吏治,请求清廷纂修国史《循吏传》,并影响到该传的写作。祁氏影响下的国史《循吏传》取材理学著作《学案小识》,表彰具有理学思想背景的地方官员,体现出祁寯藻倡导理学的用心。祁氏学兼汉宋,同治初在朝与倭仁等理学名臣多有交往,呼应清廷上下推动理学的时势,以修史为举措,希望用理学振兴地方吏治。祁寯藻奏请纂修国史《循吏传》一事,提供了理解晚清理学复兴在实际政治层面运作的具体例证。  相似文献   
24.
长期以来,学界主要从哲学、学术史、体例学等方面来研究《明儒学案》,很少有人从修德角度来探讨《明儒学案》。其实黄宗羲的创作宗旨在于修德,《明儒学案》的精神是“修德而后可讲学”。围绕着修德,黄宗羲从三方面来评论明代学术:一是修德重在自得,学术要在自家身心上生根。二是修德深浅关乎学术深浅。判断学术深浅要考察其圆融性和深刻性。圆融性要求说话前后一贯,理论没有矛盾。深刻性可以从如何解决本体与工夫,从如何回答理-心凑泊、儒-释分别这两个问题,从如何进行学术辩论,从如何讨论同一个话题这四方面看出。三是修德具有效果,可以使人坦然面对贫穷、危险、死亡,可以“所过者化”。本文通过考察黄宗羲对明儒学术的评论,再现了黄宗羲修德的深浅,建构了黄宗羲的修德理论,同时期望引起现代学者能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5.
学案制教学法是建立在基础教育课程基本理念基础上的教学。它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以发展学生的个体为根本,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特征,其核心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出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突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让知识与能力兼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案教学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6.
"两个口号"论争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争论时间最长的一桩学案。从1934年周扬提倡"国防文学",到1988年中共中央为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胡风彻底平反,"两个口号"论争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一再成为文艺运动的聚集点,因这次论争而导致的"周扬派"与"鲁迅派"的分化在左翼文艺运动和建国后的文学史上演绎了说不尽的恩怨沧桑。周扬是这一学案的主要当事人,从左联解散,到延安整风,再到建国后的历次文艺运动,他的命运沉浮始终与"两个口号"论争息息相关。虽说周扬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的"左翼文艺运动史",但实际上,周扬一生的文艺活动都深陷于"两个口号"论争的历史纠纷而不能自拔。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两个口号"论争,要么是从路线斗争的角度用政治批判方式解决文艺问题,要么是从宗派观念的角度纠缠于历史的或个人的是是非非,这两种途径都无法真正解决"两个口号"论争的矛盾冲突。新时期以来,随着意识形态的淡化和个人恩怨的消解,从文艺理论上确立"两个口号"论争的对话与潜对话状态,是解决"周扬派"与"鲁迅派"历史矛盾的正确途径,也只有从文学理论意义上寻求对话的基点,才能使"两个口号"论争的理论遗产转化为建设性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27.
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同为明末理学之显学,在明代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最后五卷,设置《东林学案》和《蕺山学案》,分别对东林学派与刘宗周的学行及学术思想作出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围绕其为东林学派正名、论东林学派对阳明学的批判与调和,以及高度赞扬蕺山之学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既有黄宗羲对儒家士大夫学者胸怀家国、内外兼修等高尚人格的无比崇敬,也有黄宗羲对东林学派与蕺山之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探讨,同时也体现了他扬"心学"、抑程朱理学的学术倾向。黄宗羲的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客观地实现了对明代理学后期发展的总结。  相似文献   
28.
陈亮 《人才瞭望》2016,(6):209-209
通过对导学式教学模式实施运用过程的观察分析,从学案编写,以及学案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两个方面,总结出导学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9.
现行百卷本《宋元学案》的层次结构与学案设置,由其实质意义上的完成者全祖望所决定.经过全祖望的修补,在层次性质上,《宋元学案》由比较纯粹的宋元哲学史演变为宋元儒学思想史与文献资料汇编.在结构内容上,《宋元学案》的史学(史传)与学术谱系(家谱)色彩非常浓厚.在学案设置上,全祖望修定与次定的学案反映了全祖望与黄宗羲思想史观的共识,补定的学案反映了两人思想史观侧重点的分歧,补本的学案体现了全祖望对黄宗羲道学思想史体系的突破.全祖望设置学案的标准与黄宗羲在“黄氏原本”中注重思想流派与地域学术的立场相比有继承也有突破,在考虑学术脉络、地位及宗旨等纯学术因素的同时,也注重人品道德与政治事功等方面的因素.这体现了作为哲学史家的黄宗羲与作为史学家的全祖望在思想史观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冯冬梅 《职业》2016,(23):119-120
学案导学法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能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因而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当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本文阐述了学案导学法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职业院校德育课实施学案导学法的现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实施学案导学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