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7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67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导学案教学已经受到很多学校的青睐,同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就导学案编制过程和实施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希望对导学案教学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帮助。  相似文献   
45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应是教师组织的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以学案为纽带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453.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是现阶段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课题和内容.而在“学案教学”的应用时,强化医学院应用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在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4.
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中提出了新课程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导学案在生本课堂中起了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55.
在新课改这个大环境下,每一位老师都在探索着属于自己并适合学生的课程整合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新模式,我也不例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浅谈一下在我的教学在这条路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从词汇,小组活动,课文的默写以及口语的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课改之路不是一日之行,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摸索与尝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生活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456.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对于教师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讲解、举例示范、课前排练、课后总结、情境制造及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教材内容的思考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笔者将科学使用导学案与课堂教学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切实科学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57.
GRASP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创建大学英语高效课堂,其中的G导学案则是达到此目的的第一步,其设计也遵循了高效性。  相似文献   
458.
孙建伦 《新天地》2011,(5):65-65
“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应用”是在我校开展的“三自主”教学模式的三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好这三个环节对于开展好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中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突显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学习过程达到了参与学习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趣味性。  相似文献   
459.
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应力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了过去教科书的特点,受导学案的启示,我们认为,未来的教科书编写,不妨变教材为学材。具体措施有按照学习流程展开内容;预留空间,便于学生借助教科书学习;通过链接等方式进行体例创新,凸显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外显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60.
正"石归大荒,情系红楼;江山异代,千古评章!"这四句评语是身居香港的当代著名红学家梅节先生2013年秋为高淮生教授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百年红学"栏目连续发表"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系列并结集出版的《红学学案》一书所题。梅节先生是"百年红学"栏目的老作者,十余年来始终关注该栏目发展,对高淮生教授的"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十二篇)的写作十分关心。梅节先生与高淮生教授、栏目编辑经常交流红学过去、现在与发展方面的看法。这幅题字正是梅节先生对栏目和作者的款款心语,我们读之欣喜、振奋,倍加珍惜,刊于此期以纪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