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04篇 |
免费 | 950篇 |
国内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078篇 |
劳动科学 | 277篇 |
民族学 | 789篇 |
人才学 | 992篇 |
人口学 | 266篇 |
丛书文集 | 11983篇 |
理论方法论 | 2393篇 |
综合类 | 24316篇 |
社会学 | 3869篇 |
统计学 | 7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725篇 |
2022年 | 756篇 |
2021年 | 910篇 |
2020年 | 899篇 |
2019年 | 743篇 |
2018年 | 390篇 |
2017年 | 658篇 |
2016年 | 722篇 |
2015年 | 1308篇 |
2014年 | 2732篇 |
2013年 | 2405篇 |
2012年 | 2615篇 |
2011年 | 3562篇 |
2010年 | 3558篇 |
2009年 | 3648篇 |
2008年 | 4698篇 |
2007年 | 3565篇 |
2006年 | 3028篇 |
2005年 | 2690篇 |
2004年 | 2172篇 |
2003年 | 1790篇 |
2002年 | 1629篇 |
2001年 | 1448篇 |
2000年 | 948篇 |
1999年 | 587篇 |
1998年 | 310篇 |
1997年 | 280篇 |
1996年 | 234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88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9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天津社会科学》2014,(1)
在布迪厄对康德美学进行猛烈批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美学这一术语的合法性:巴迪欧提出反美学,舍费尔采用分析美学,利奥塔重谈崇高,他们都对美学这一陈旧的名号展开攻击,因为美学话语似乎要取代艺术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对美学的不满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美学也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要对艺术品取而代之,相反,正是因为美学的存在,艺术方能被识别。历史上识别艺术的体制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影像的伦理体制,第二种是艺术的再现体制,第三种是艺术的审美体制。美学的出现正是一种新的艺术识别体制的诞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再现体制的艺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依赖,从而为更为平等的艺术形式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62.
威廉·沃尔弗的崇高品质与其革命功绩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他的勇敢体现在他为了德国早期无产阶级的利益,不畏普鲁士政府的专制制度和残酷镇压而奔走呼号;他的忠实体现在他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与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一起,用科学共产主义的原则与各种不良思潮作坚决斗争并做他们的忠实助手;他的高尚体现在他为了德国早期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在经济上倾其所有,就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问世而言,功劳尤甚。可以说,威廉·沃尔弗的崇高品质是他取得伟大革命功绩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63.
964.
笼统地把文艺视为意识形态,或认为文艺是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意识形态性,都把文艺泛意识形态化。这些观点既不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原意,也不符合中外文学史的实际。马克思在《序言》中明确把文艺视为一定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部分属于意识形态文艺。文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非意识形态文艺和带意识形态性文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和自由的精神生产区别的观点,说明应使意识形态文艺和自由生产的文艺并行不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5.
966.
在2013年“8·19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最上乘的宣传是“看不见的宣传”.从传播学的视角对这种“看不见的宣传”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对我们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加强话语引导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概念的出发点、传播导向、受众意识、话语表达形式、特点特征、发展趋势等6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坚持党性人民性统一、突出个体意识、注重形象表达、隐性显性兼具、融通中国内容和国际视野等意识形态建构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67.
群体性纠纷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冲突的典型形态,并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安全与发展的主要问题,认识群体性纠纷的内在要素和外在原因,增强实务部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纠纷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所以,对群体性纠纷的研究的问题框架主要包含群体性纠纷的构成要素、生成原因和解决机制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968.
吴向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68-72
任何一种社会价值体系都包含着某种最高价值,它规定并衡量着其他价值,因而也成为一种最高价值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制度的性质,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并进而成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它具有超越性、现实性和历史的生成性,既关照了人的现实存在,更为超越这种存在确立了应然性和可能性,这使得它与宗教终极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基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是社会主义过程结束之后的副产品,而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因而也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观。 相似文献
969.
中西部地区经济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它高度依赖中央政府的投资,其增长的持续性令人担忧.研究认为,中西部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东南沿海企业西迁,既能在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差异巨大的中国保持齐全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又能引入商业性很强的吴越文化和粤港文化来融合中西部的农耕文化,改善发展的人文环境,从而激发人们的创业创富意识,实现中西部内源性的发展,形成全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970.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现实关怀、实践来源与人民大众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其真正意义上具有"大众性"的特点,具备大众化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人民大众,实现理论自身与人民大众的结合."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的,马克思主义既是大众化的产物,又须走向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使马克思主义面向大众的价值取向从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必须以大众为中心,立足于大众的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