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9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89篇
人才学   11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754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1719篇
社会学   512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自主质疑,探究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历来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他提出的“质疑就是创造的源泉”的论断,就说明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新知,进行创造思维的过程。为此,我校在实施山区农村小学阅读课“五自教学结构”的实验课题中曾大胆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丰硕和成果。  相似文献   
62.
崔永奇 《南方论刊》2014,(3):104-105,93
本课题以学科教学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师生共同发展为原则,贯彻"人本"的理念,通过评价使师生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方法、策略和动能。  相似文献   
63.
当前,伴随着社会组织的繁荣兴起,各类青年社团蓬勃发展。如何发挥共青团作用,扩大联系、正面引导、广泛凝聚,是共青团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时代特征,以及信息社会对青年交往方式、聚集方式的深刻影响,对传统的行政化的青年组织方式提出了挑战,社会领域青年面临“再组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正欢迎词是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一种重要公关礼仪文书。它是在迎接宾客的仪式、集会和宴会上对宾客的光临表示热诚欢迎时使用的一种礼仪文书。  相似文献   
65.
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更多的是强调师生之间多向的、动态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语文知识的传授,同时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接受,因此,对“师生互动”的研究也成为了新时期语文课堂教育的焦点。  相似文献   
66.
67.
68.
中等职业教师课堂教学和一般的高中学校教学显著的区别是,中等职业教学中文化课教导在同一时间实施,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为主,培训专业的技能的中等职业优秀人才。文章简要地论述了提高职业技术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9.
鲍廷博与吴骞是清代旅居浙江的徽州藏书家,他们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嘉兴地区。二人因共同的藏书爱好而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收藏书籍过程中的诗文互动、校勘题跋等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此同时,在他们的交往活动中,不少江浙文化名人也参与其中,共同的书籍收藏喜好繁荣了当地的文化,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展了徽州文化的影响。而《吴骞日记》更是记载了不少关于鲍廷博的生平活动,尤其是对两人以藏书活动为中心的往来有很多详细描述,这对补遗《鲍廷博年谱》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也为从另外一个方面了解鲍廷博的人生轨迹提供了视角。毫无疑问,鲍廷博与吴骞的这些藏书文化活动让寓居地人民对旅外徽州人的评价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他们的交往,对后世学者了解当时旅居浙江的徽州人融入当地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结合王士禛和蒲松龄二人的作品、经历,可以推测王、蒲第一次会面最可能在毕际有家,且这次相会不是偶然,而是王士禛主动来拜会蒲松龄。目前,学界对王、蒲的两首赠答诗的解读与事实存在误差,掺入了研究者一定的主观色彩,拉近了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王士禛拒为《聊斋志异》作序最主要的原因应是《聊斋志异》有些内容触犯时忌,以及其在王士禛心中的地位不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