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研究开发性移民基本法律问题,首先必须阐明开发性移民法律关系性质。从政府职能转变,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以及实现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得出开发性移民法律关系应是经济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2.
苏荣吉 《小康生活》2002,(12):43-43
“钙果”是蔷薇科小灌木品种,经我国果树育种专家多年选育而成。其株高50-100cm,果实红色或紫红色,果呈扁圆或圆形,单果重8-10克,最大可达15克,亩产1000-1500公斤。目前北京市价每500克10-15元。  相似文献   
43.
开发性金融以国家性、战略性、长期性、超前性为核心,突出国家战略和政府目标,是联接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工具,对应对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内经济下滑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开发性金融的历史使命、业务特点入手,分析开发性金融的风险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国家开发银行现行的风险控制体系及其缺陷,并从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改进和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信贷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开发性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在实施"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会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农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产业优化升级等领域面临新的金融需求,现有金融体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为此,应在区分金融需求性质的基础上,构建新的金融供给结构.就具体政策而言,中原经济区应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商业性金融体系,同时借鉴"重庆模式",以开发性金融原理为基础组建国有区域投资集团.  相似文献   
46.
朱明 《决策》2004,(9):46-47
开发性金融是有助于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在国际上已有百年历史。从国际惯例看,开发性金融一般为政府所髭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是国家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在运行中的结合和聚合。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联帮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都是开发性金融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7.
48.
中国乡村扶贫工作尽管成效显著 ,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要完成消灭贫困的任务 ,必须确立新的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此 ,应实现扶贫方式由公益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的转变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把消除贫困与区域经济、整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选择既能消除贫困又能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扶贫模式 ,并强化政府职能 ,实施移民工程 ,加大贫困地区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以确保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灭贫困 ,走向富裕 ,实现区域乃至整体经济协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开县在三峡水利工程修建中 ,淹没区的人口多 ,农村移民就地消化容量小 ,安置难度大 ,因此应明确把移民外迁安置作为首要任务 ,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同时 ,应及早向湖南、浙江等省及我市长寿湖等地学习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水面增殖捕捞及饲养网箱鱼等先进经验 ,把移民安置与致富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0.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时代的大趋势。对于科技哲学研究来说,其重点不在于证明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因为该合理性已被工业革命的实践所证明,也被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知灼见所论定。科技哲学界研究重点应在于寻求科技与经济相互转化的实现机制,为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可行性研究。本文在考证分析马克思主义有关科学技术与劳动价值论的经典论述基础上,在理论上提出“科学价值库”范畴,探讨“科学价值库”价值的累加及价值的显化和实现的过程、机制,进而在“科技第一生产力论”的背景下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