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451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如何实现党建引领城中村的有效治理是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广州市白云区清湖村为例,从构建以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为领导的城中村领导体系、创新“户组制”最小治理单元延伸网格治理触角、推行“三问”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建立“村企联盟”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用“绣花”功夫建设文化生活环境等五个方面入手,可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政治引领,实现城中村治理机制创新;坚持服务引领,实现城中村治理主体创新;坚持发展引领,实现城中村治理方式创新;坚持组织引领,实现城中村治理手段创新;坚持价值引领,实现城中村治理目标创新。  相似文献   
152.
2021年,达州市大竹县社保局积极推进"温暖人社"年度重点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全县共有参保企业750户,参保在职人数78428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57472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528户,参保人数16371人,退休8919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991户(其中以建设项目参保的单位109户),参保职工29303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从学习上强化、从组织上增强、从作风上塑造、从效能上显现。  相似文献   
153.
随着单位制和公社制解体,乡镇政府常因对基层社会的脱嵌而陷入弱治理境地。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乡镇政府在治理资源匮乏情境下实现有效治理的一种治理机制:乡镇政府通过参与基层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完成向基层党组织、社群组织借力;通过党的政治性和组织有效性确保上级政策的贯彻;通过区域化、网格化、枢纽型基层党建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嵌入;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制度化,各个治理主体各归其位并有效配合,以规范化、程序化的制度保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4.
在单位发展转型期,单位成员情感认同主要存在单位成员需求表达不确定、单位主流文化认知传递受阻、外部竞争对手影响情感认同形成三个难点,这主要是由多元情感对单位情感认同的冲击性、单位情感认同的低回应性和外部环境对单位情感认同的高抑制性等原因造成的。破解这一难题,应着力构建稳定的需求表达机制,聚力强化单位的价值引领作用,培育主流文化、巩固成员认同。  相似文献   
155.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政党被视为具备政治整合、组织动员和参与治理等功能的社会政治组织结构。发挥政党基层治理效能重要路径在于党建引领,基层党建也更强调治理和服务功能。通过理清政党、政府和村庄社会三者的治理关系发现,政党能够弥合行政与自治之间的张力,对政府进行政治领导和机制创新,对社会进行政治引导和整合动员,将社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反馈到行政体制,优化政府政策和政策执行。基层党组织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党组织结构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机制创新以及党员的政治培养和转化机制创新等,从治理结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四个方面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建引领将是未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方法、创新治理机制还存在大量值得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6.
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元素,也有其文化特质,有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元素与质的规定性。党的建设工作引领大学文化特质培育发展,是提升学校软实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引领大学文化特质培育发展,应当明晰服务高校治理建设、内涵提升、改革创新和党的自身建设等目标定位,把握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发展、个性发展、优势发展和时代发展等基本维度,体现高校学科特色、服务面向、历史传承和品牌影响等必要要求,同时要善于组织、积极谋划、精雕细琢、持续推进等。  相似文献   
157.
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数控加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着"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原则,以实际加工产品作业流程为目标,贯穿综合素质培养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建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158.
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从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重职业性、轻高等性,重娱乐性、轻教育性,重校内、轻校外,重学生、轻教工,重实体、轻网络六个方面,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与不足;从科学理论武装、关键环节把握、各项建设融入三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9.
大学职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不断丰富与日益完善起来的。从历史上看,它依次经历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3个发展阶段。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特别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大学已不仅是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晴雨表,而且担负着弘扬和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0.
"浙江潮"引领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取决于浙江作家对世界文学新潮的敏锐感知与把握,也根因于积淀深厚的地域人文传统对现实主义的精神呼应。其引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各个时期都有显著表征,集中体现在对各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