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42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22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31篇
理论方法论   241篇
综合类   2885篇
社会学   93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校德育低效除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外,高校德育自身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智德分离;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脱节;育德者的人格不适应德育的要求等德育自身的缺陷是德育低效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 ,广大教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 ,提出在体育课中融入德育教学 ,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实行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对高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学分制对传统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提出了做好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德强 《兰州学刊》2005,(6):314-315
必须改变德育的政治化倾向,进行世俗化德教和教化.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社会世俗伦理关系的和谐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我们吸收传统伦理思想的宝贵财富,实行大众教化,改革过去德育政治化倾向,建立完善的社会化道德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在我国加入WTO后,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大学生中真正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调整人才素质结构,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进一步调整德育方法,强化德育效能,引导学生认识道德的价值与力量,指导学生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学习道德文化,从实际运用的角度重视道德完善。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以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和宣传,加强高校的德育向社会的渗透与影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给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童声合唱艺术的重要性与训练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分析 ,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进行思考 ,认为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 ,合唱教学应该占据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位置 ;在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中 ,要让中小学学生在曲目上有多样性的选择空间 ,以适应其生理与心理特点 ;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应在合唱训练中得到全面的实践 ,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德育是相对滞后的,过去德育的意识形态性过于突出,且效果也不理想.德育最起码的要求是道德,要重视德育的文化内涵才能不断提高德育水平.必须坚持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主旋律,同时德育内容要适应日益国际化的中国对年轻一代素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效果如何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德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割断了知识与行为的联系,导致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因此,由传统的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成为高校德育走向实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与美国由于历史渊源和地理联系,两国在语言、生活方式、自然与人文景观、城市风貌等方面都无多大差异。两国之间一直是同中有异,面和心不和。加拿大一方坚持求异,深恐美国化,面对全球化态势下美国文化及社会思潮提出的挑战,加拿大一直在采取一些反对美国文化渗透的措施,这对于我国保护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