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42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22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31篇
理论方法论   241篇
综合类   2885篇
社会学   93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岳云强 《兰州学刊》2006,(12):203-204,149
本文拟在探讨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方针科学地贯彻落实到高校德育教学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推行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揭示高校德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提高高校德育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可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32.
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层建筑,统揽全局,思想深刻,与时俱进,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是全国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的思想武器和强大动力,标志着我们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水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达到了新阶段。学校教育 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 德育为先@余茂才$江汉大学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33.
全球化的潮流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传统德育带来了极大冲击,本文以新的视野,重点探讨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并提出德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4.
敬老教育,从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抓起,已经喊了几年的历程。但是雷声大雨点小,或停留在学院式阶段,尊老敬老理论还在少数教授手中,与尊老敬老实践脱节,指导性不强,务实型的理论成果似乎还没有“浮出水面”,对尊老敬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陷入了盲目指挥,光说教,不给务实的作法的怪圈之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尊老敬老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应从机制上寻找原因,才能决定功能的发挥。现就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敬老教育课题组与徐汇区老龄委、区教育局联手合作“上海市中学敬老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发表,此课题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从尊老敬老是永恒的话题角度看,没有过时。现就部分内容刊登如下,对老龄工作者和涉老部门工作人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5.
听了几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发现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德育偏差现象,觉得这不是个别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3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内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特别是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因此,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势在必行。本文就此从德育的内容、教学方式及德育的评价方法等几方面提出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日本的道德教育及高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强国的成功,与其强大的教育、尤其是优秀文化传统和良好道德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分不开。如清明、正直善良同情吃苦勤劳节俭之心的传统美德;德育过程中的并重个性、协作、传统、劳动、人生观教育,强调学生主体、群体意识、异域优秀文化、道德实践,国家利益至上的完美结合。但日本朝野各界现都确认正视,全球化大深入背景下的日本高校德育危机已经出现不少大学生脱离政治;无远大理想;贪图生活安逸;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等。全方位的日本高校德育改革正在进行;德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首位;最重要的德育目标仍然坚持民族精神与爱国思想;内容从共同价值观扩展至宗教、伦理、纪律、法制、民主、人道消费、环保等人类生活诸方面;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结合;形式社会化、网络化与开放性整合。  相似文献   
38.
39.
浅谈学生社团活动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参加、与娱乐、兴趣相系的社团活动,由于运作模式与隐蔽德育意图和无意识教育艺术精神暗合,具有良好的德育效果。尤其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与爱校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奉献仁爱之心、社会公益之心、博爱乐群之心、并重自爱与利他之心,具有独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契丹人在蒙元初期随蒙古军进驻云南以后 ,因长期受当地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及古代濮人孟高棉语族的各种物质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 ,其后裔在饮食、服饰、民居等方面 ,逐渐改变了祖国北方古契丹人的习俗 ,形成了具有本身特点的新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