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46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22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32篇
理论方法论   242篇
综合类   2887篇
社会学   93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2 毫秒
581.
分析篮球规则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特性、德育作用以及对高校学生德育影响的途径,拓宽高校德育渠道,促进高校学生德育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82.
中职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是作者在班级管理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对班级管理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83.
付红梅 《湖南社会科学》2002,(6):128-129,168
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教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形式———大学生创业实践 ,具有其特殊的德育功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对创业实践的研究和正确引导 ,使之德育化、体制化、基金化、信息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相似文献   
584.
在全球化的浪潮和多元文化的共存、交流和碰撞中 ,德育载现宽容精神的价值、意义日益彰显。笔者在论述了德育载现宽容精神的内涵、合法性依据的基础上 ,对德育载现宽容精神的价值、意义 ,以及德育如何载现宽容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相似文献   
585.
良性人际交往对德育的深层意义在于其遵循一定的与道德规范相一致的心理准则和规范 ,并在交往活动中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 ,是强化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于其作为影响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途径 ;在于其交往的主体间性对构建新的德育模式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86.
浅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与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素质教育中 ,美育和德育是不可分的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品德和审美共存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审美教育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审美教育进行品德教育 ,主要就是通过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典型影响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87.
学生思想空前活跃,其表现为思想总是存在多因性、思想活动具有多样性、思想行为表现多变性,这客观上要求班主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班级德育的个性规律,从而加强班级德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588.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是对人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指导人们的的道德实践,从而使整个社会成为有序、理性、道德的社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修养中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精神,加强自我修养,大力提倡“慎独”精神。  相似文献   
589.
陶虹  蒋文能 《学术论坛》2006,21(7):187-18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强化,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文章论述心理关爱是心理关怀的组成部分,情感融通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90.
论人学视域的德育目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学视域探讨德育的本质性存在,德育目的表征为促进人从动物性存在不断提升到人性存在;导引人们自觉占有自己的本质;推动人们自觉地追求人的终极关怀;教化人们学会追求觉悟,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不断自我塑造生成。德育目的最终表现为对人性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人性完美的向往,对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