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24篇
  免费   734篇
  国内免费   296篇
管理学   5249篇
劳动科学   299篇
民族学   355篇
人才学   896篇
人口学   239篇
丛书文集   5801篇
理论方法论   1337篇
综合类   15944篇
社会学   3591篇
统计学   643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533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1130篇
  2014年   2288篇
  2013年   1953篇
  2012年   2340篇
  2011年   2551篇
  2010年   2413篇
  2009年   2485篇
  2008年   2929篇
  2007年   2057篇
  2006年   1768篇
  2005年   1686篇
  2004年   1474篇
  2003年   1197篇
  2002年   988篇
  2001年   884篇
  2000年   696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乡村防控主体的一次重要考验,乡村疫情防控是全国疫情防控的基础堡垒,打赢乡村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取得全国疫情防控胜利的基础.在乡村疫情防控过程中,以乡镇干部、基层干警、村居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乡村卫生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为主要代表的防控主体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奋战于乡村抗疫一线,为乡村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972.
973.
武瑞娟  李佩毓  李研 《管理评论》2022,(12):157-172
本研究探讨线上消费者负面评论中,贴图数量(少vs.多)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通过一个实地研究和两个实验室研究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1根据京东网的真实评论,对56个品牌12623条评论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负面评论中,贴图数量对评论有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进一步地,研究1将产品分为享乐搜索型、功能体验型、功能搜索型、享乐体验型四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在哪种类型产品中,贴图数量对评论有用性的影响效应均显著。研究2使用了照相机的负面评论。研究2的结果证实了贴图数量对评论有用性的正向影响效应,并证明了在这一影响效应中,心理意象和感知产品不确定性的并列中介作用,排除了感知信息量和劝服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3使用了家政服务负面评论,结果重复了研究2的发现。  相似文献   
974.
文鸿莹 《管理评论》2022,(9):158-169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给高校声誉、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中的主要参与人,他们的行为决策将直接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演化。据此,构建了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四方博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四方博弈主体行为策略对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数值算例,利用Matlab编程对其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检验,分析了各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事件演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博弈系统均衡的主要因素为政府的监管力度、网媒报道的意愿、高校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等,通过引导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的行为策略,有助于妥善处置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李永芳  吕慧  宋琪  陈扬 《管理评论》2022,(9):232-242
现有关于员工工作绩效前因变量的研究大多关注了个体、组织和环境中相对稳定的特征因素,很少关注员工所经历的动态事件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本文从员工所经历的非负面事件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员工感知的事件关键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服务行业188名员工和58名团队主管配对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事件关键性通过正向影响员工主动行为,进而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正念正向调节事件关键性和员工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从理论上丰富了事件和员工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实践上对企业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76.
本文研究消费者展厅行为和参考质量效应对O2O供应链动态运营策略的影响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制造商分担实体店服务成本决策3种模式下的制造商产品质量策略、实体店和电商平台的服务竞争策略,以及品牌商誉变化和企业利润等问题。并进行了价格、实体店访问比例和展厅行为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展厅行为会挫伤实体店提供服务的积极性,降低品牌商誉,从而损害制造商和实体店的利润水平;而消费者的这种搭便车行为会提高电商平台利润,但由于参考质量效应的存在,其提升空间有限。综合而言,展厅行为对供应链总体绩效不利。应对展厅行为的长期战略有:1)加强上下游的纵向合作,制造商分担实体店服务成本契约,能实现供应链总体绩效的帕累托改进。2)从受展厅行为影响最大的实体店角度,保持线下产品高定价、高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者支付意愿,全面提升实体店的品牌溢价能力,获取长久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77.
任程远 《领导科学》2022,(12):40-42
从单位管理实践来看,工作失利的强势领导常常具有盲目的“胸有成竹”心理、霸道的“大权在握”心理、强势的“说一不二”心理、虚荣的“雕文刻镂”心理。在这些心理动因的驱使和主导下,强势领导在管理实践中会展现出一系列相应的行为特点,如工作作风刚硬霸道、独断专行,权威思想根深蒂固、不容挑战,人际社交态度冷漠、难以亲近,遇事喜欢大包大揽、亲力亲为。强势领导矫正行为偏差,要做到:接纳民主管理理念,构建协商领导氛围;主动开展多元外交,增进代际层级关系;摒弃霸道集权做派,科学向下放权赋能;养成省察自律习惯,勇于及时纠偏改过。  相似文献   
978.
在行政审批改革的浪潮中,行政备案逐渐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型规制工具。作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规制工具,行政备案彰显了从传统规制到新型规制、高权行政到合作治理、事前控制到事后监管的范式转型。行政备案具有信息规制和行为规制的工具属性,借助回应性规制设计,能够形成信息收集、信息流动、监管执法、信用规制等政府工具间的联动,有效督促相对人自愿遵从备案要求。对行政备案的规制评估表明,行政备案面临异化为行政许可、无序扩张、实施成本趋高与信息规制失灵的风险。优化行政备案的效果,应单独制定行政备案事项清单,通过优化行政备案的实施程序降低其规制成本,还需要从强化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与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升行政备案的规制效能。  相似文献   
979.
本文在总结“国家形象”概念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国家形象的内涵与主要特性,借助“认知透镜模型”建构了美国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的基本框架,指出首因效应、好恶效应、光环效应是影响美国对华认知结果的主要心理因素,而抽样错误、信息不充分加上文化、价值因素的过滤作用通常会导致对华形象认知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差。  相似文献   
980.
《民法典》第997条新增了人格权禁令制度,但没有明确该制度的程序法定位,从而导致同案不同审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行为保全说”认为人格权禁令即行为保全,因其忽略了两者间的区别而受到质疑。“独立程序说”主张建立独立的禁令程序,却陷入效率与公正的程序互斥悖论。“非讼程序说”要求以非讼原理构建人格权禁令程序,其虽能实现程序效率,但极易造成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失衡和法院禁令裁判权的失控。事实上,无论是基于法律文本的规范解释,还是出于及时保护人格权的功能考量,人格权禁令均只能被定位成暂时、附随和略式的诉讼程序,并应遵循行为保全的程序框架。同时考虑到人格权的特质,《民法典》第997条在申请时间、适用条件、担保必要性等方面对行为保全制度实施了适度改造,即人格权禁令是行为保全制度在人格权领域的改造性运用。在后《民法典》时代,《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的衔接应充分利用既有的程序资源,实现程序创新与程序稳定之间的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