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00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几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读设计与语感层次中美学原理的应用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效果与学生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诸种复杂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主动性、直感性、积极思维和想象等,因此无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应充分激发这些有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2.
舞美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塑造健美的形体、端正的仪态,高雅的气质,以及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建立学生体质基础等具有积极作用,本从理论上论证了舞美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舞美教学也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3.
鲁迅与花卉     
鲁迅青少年时代买花书,绘花谱,种花,养花,后来在作品中描写花,借花抒情,以及编辑出版与花卉有关的书籍,表现了鲁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鲁迅的花卉情缘,显示了鲁迅紧张、辛劳的战斗生涯的一个小小的侧面.  相似文献   
114.
潘小平是90年代有影响的女性散文家之一。1992年以前,她持守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作品表现出知识精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从1993年开始,她主动地转变写作立场,即由精英立场转向世俗立场,由“士大夫趣味”转向“大众趣味”,但在实际创作中,她则是通过世俗叙述表现精英立场,并在精英立场与世俗立场之间营构思想,体现出一种新的眼界与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115.
现代教育以开发智力为重点 ,培养能力为关键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情趣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通过教学活动的巧妙安排 ,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情趣 ,可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 .1 创设悬念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每节新课讲授之前 ,精心安排一段“引入谈话” ,通过对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讲授“多项式乘多项式”时 ,我出了道题让学生做 :一个学校共有学生 999人 ,每个学生买一套校服 ,价格为 9.89元 ,问共需多少…  相似文献   
116.
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勰的关系 ,是齐梁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二者一编纂《文选》,为出色选家 ;一巧雕“文心”,为大文论家 ,均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直接记录二者关系的可靠史料 ,只有《梁书·刘勰传》一条 :“昭明太子好文学 ,深爱接之。”关于萧、刘二人以及《文选》和《文心雕龙》的关系 ,目前学界有五种意见。此文从另一新的角度——审美情趣的相通 ,探讨一下二者的关系 ,测析昭明太子为何对刘勰“深爱接之”。  相似文献   
117.
118.
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本文旨在分析收藏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9.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历史、民族心理背景,并受到人文地理的影响,所以在不同语言之间,往往在其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必然会在语言上有所表现,英汉比喻的差异也就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0.
在二十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可以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学说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的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辩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做了美学的诠释,将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完成了"人生--艺术"之间的双向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