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00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有情趣的人     
马德 《社区》2011,(35):58-58
读《茶经》,读到“煮”一章时,陆羽一下子坐到了我面前。  相似文献   
152.
人名,作为社会成员的符号,如同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信仰、心理、审美情趣,也必然地反映出社会现象、历史特征、时代风云、民族关系、文化过程等等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3.
虽然停电的时间较少,但时下各种蜡烛家饰却成为了各个大型家居超市的热销货品。烛台常与蜡烛搭配,起到装饰的作用,精致的烛台可以增添家居生活的情趣,花少量的钱,买各种款式新奇的烛台装点居室,利用它奇妙的造型和烛光的美丽与香气,突出屋主的优雅品位,原始中带着几分古典的烛光也成为家饰的妙笔。在那些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张宝顺 《决策探索》2014,(19):84-84
坚持“严”字当头,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俗话说,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在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客观上具有一种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5.
书法     
不筑方城种砚田,不沾烟酒喜诗联,梦中敲旬遇青莲。恩怨是非抛度外,古稀情趣乐无边,丹青翰墨享天年。  相似文献   
156.
元代,散曲成为了人们叙事抒怀,表意抒情的重要形式。元散曲家面对社会的重大变化,他们以饮酒,山水赏玩及文学创作来渲泄内心的苦楚与忧愤,寄托情感,在审美境界中获得人生的快乐。而这种审美境界可以说是与世俗生活、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的。元散曲家在纵酒忘忧的隐逸情趣中解读着人生,并运用散曲阐释了于审美意味上对待人生际遇和社会环境的自己独特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7.
北宋文人词体观的演变,体现了文人对词体这一新生事物不断体认的过程.对北宋文人词体观演变过程的探究,有助于了解和把握词体的发展历程以及词体确立文坛地位的轨迹.北宋文人词体观的演变,主要围绕词体文化身份与文化功能的变化及继而引起的词体文人审美情趣的塑造.词体文人审美情趣的塑造主要包含诗词观的激荡摩擦与词体的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8.
西方美学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以美论美的形式美和由人的欲望引发的对各种冲突导致的悲剧性的壮美的感悟,中国人认为"美"在人自身心灵的宁静即身与心的平衡和谐中,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刚柔相济的平衡中——美是符合"道"的行为或人,是君子、贤人和圣人的气象之美;西方人将美当做独立的认识对象,以科学理性思辨的认识方法去寻求美的逻辑及其本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的终极目的是为实现应然之善、成人之道。当下中国美学理论所要倡导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要确立起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做人之信仰,使得每一位中国人立志成为平凡、真实、快乐的人,同时又是有情趣、追求整个社会的人们都能获得幸福的人——把审美情趣的培养看作是由"自然人"上升到"自由人"的路径,培育一种令人的身心得以解放的自由之体验,培育一种"以美启真"和"以美储善"的艺术品味。这也是创建中国美学新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59.
赵光 《民族论坛》2006,(3):53-53
世界各国由于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女孩们在美容化妆、饰品佩戴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情趣与风格。  相似文献   
160.
"童心论"批判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儿童文学界的一场大规模的批判。它使五十年代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非学术性的政治批判现象达到了新的狂热程度。在对"童心论"的批判中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题材和儿童文学观是被批判的中心,其中儿童文学观即"童心论"被称为资产阶级的"儿童本位论"。批判在此基础上将陈伯吹的文章和作品上纲上线,是一场非正常的文化批判。仔细审度这场批判就会发现,批判的出现既有时代背景因素,也有无法辩证看待艺术创作中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关系的因素,更是一场文学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对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本位论理论和思想的肃清和批判。正确认识这场批判,挖掘"童心论"的实质和价值是对儿童文学发展规律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