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已拉开帷幕。这一活动的启动意味着“粗俗、封闭、依赖”等将逐步荡涤直止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文明礼貌、道德高尚、敬业进取”等精神面貌和对外形象的日渐生成。新的世纪,黑龙江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文明、高尚,还是粗俗、蛮横,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基于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中心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院内各主要学科的专家、学者就形象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做出了新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有创建的建设性意见。现摘登其中有代表性的若干篇,旨在引起各界对“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这一系统工程的高度重视,更期望就此规划和设计出充满地方魅力独具特色的现代黑龙江人形象。  相似文献   
82.
黄叙新 《经理人》2007,(4):108-109
具有创新远见的企业家,总是善于捕捉想象力,勇于创造一些从没有过的东西。相反,一些大公司却颇具惰性,很容易习惯性地想当然,对创新视而不见。他们往往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创新的通道,或者放弃一些稍微通过努力就能获取成功的创新尝试。这对具有野心的企业来说是极其可怕的。  相似文献   
83.
乡村数字治理中的协同惰性是乡村数字治理效能提升的障碍。基于乡村数字治理之情状,参照协同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将当前乡村数字治理中的协同惰性总结为目标异向型、权力失衡型、信任度较低型、领导力不善型、成员结构不优型等样态。协同主体固有的异质性、传统乡村治理文化的阻滞、平等协商机制不畅、协同行动“运动式”开展等是乡村数字治理中协同惰性生成的主因。因此,须从加强各级党组织对乡村数字治理的领导、优化协同体成员结构、增进协作意愿、强化全过程监管等方面入手,着力消解乡村数字治理中的协同惰性。  相似文献   
84.
在面对外界环境非连续变化的威胁时,大型在位企业往往无力克服组织惰性。企业对外界的感知会影响组织惰性,海尔集团近二十年的管理创新历程表明:企业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是双元性感知,有助于克服程序惰性和资源惰性。当企业的双元性感知以威胁感知为主导时,会引发企业的内部市场化行为,实施组织扁平化、内部市场核算和全员价值管理等措施能将威胁感知扩散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交易主体,推进程序改革,从而克服程序惰性;当企业的双元性感知以机会感知为主导时,会引发企业的内部创业行为,实施组织平台化、小微自治和人单合一等策略能有效扩大机会感知,促使企业员工主动探寻外部机会,引导企业将资源投放到新兴机会领域,从而克服资源惰性。  相似文献   
85.
绿色转型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环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数字赋能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对企业转型升级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鲜有文献探讨数字赋能与企业绿色转型的关系。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数字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模型,探究其内在传导机制以及组织惰性的调节作用。对中国278份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赋能、绿色创新能力均对企业绿色转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创新能力在数字赋能与企业绿色转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惰性对数字赋能与绿色创新能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6.
基于2008年—2019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惰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削弱了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消极惰性与积极惰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削弱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消极惰性与周边地区的积极惰性。则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惰性的影响显著负相关,西部地区的结果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87.
非连续变化环境下单位惰性日益成为组织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学界对单位惰性本质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分歧,对单位惰性的测度亦处于多范式并存的探索阶段。基于此,在廓清单位惰性本质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初步指标,并选取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进而运用因子分析降维提取公因子,最终形成了由认知惰性、行动惰性、心理惰性、结构惰性4个一级指标与1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单位惰性指标测评体系,为组织开展惰性测度进而克服其不利影响和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清末报馆组织“骤兴骤废”,多数受到成员流动、资金不足、言论钳制等因素的困扰。与之相比,中外日报馆大体解决了上述影响报馆经营活动的问题。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仍然出现了“组织惰性”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外日报馆组织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经营者的关系网络影响组织惰性形成的三种机制:首先,关系网络与正式制度具有一定的互斥性,造成非正式制度的盛行,形成对核心成员的约束难题;其次,关系网络建立在对目标群体的有限信任之上,产生“排他主义”,影响组织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其三,对关系网络的偏好,容易导致强烈的路径依赖,且受到网络的“反噬”作用,难以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主动调整策略。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构成“关系诅咒”现象,即经营者丰富的网络资源反而成为组织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而出现组织惰性特征,陷入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