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9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5419篇
劳动科学   238篇
民族学   328篇
人才学   959篇
人口学   332篇
丛书文集   4960篇
理论方法论   1057篇
综合类   12675篇
社会学   2636篇
统计学   1248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634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537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964篇
  2013年   1736篇
  2012年   1861篇
  2011年   2007篇
  2010年   1988篇
  2009年   2244篇
  2008年   2513篇
  2007年   1776篇
  2006年   1485篇
  2005年   1555篇
  2004年   1280篇
  2003年   1170篇
  2002年   1054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671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61.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保护环境、建设环境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对环境也日益重视,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但环境的法律法规执行堪忧,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其原因在于,广大公民环境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决策者的保护环境与建设环境的素质与能力亟待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都呼唤尽快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教育法》的内容及其实施涉及到广大公民和各行各业等方方面面,它是隶属于我国宪法的独立法律,并非教育法的子法.  相似文献   
862.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这与西方以资本推动的现代化的不同路径,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解释新中国现代化中的非理性和反理性因素.而正确认识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在这一体系中的位置,理性地处理民族情感,是中国现代化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63.
段兆广  朱跃华 《城市》2007,(9):54-56
一、引言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是由各种实体(道路、街区、建筑物、树木、广场、绿地和其他设施等)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64.
本文从企业演化的视角,以“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作为准自然实验,结合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年〜2008年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环境规制与城市制造业经济效率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动态Olley-Pakes方法对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构进行分解,剖析了环境规制的具体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低减排指标城市,在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施后,高减排指标城市的制造业TFP平均提高8.8%.环境规制政策主要通过提升存活企业TFP和阻止低TFP企业进入的途径提升了生产率,但短期内也导致高TFP企业退出比例的上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本研究对促进地方政府厘清环境规制和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有效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65.
农村生态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治理农村的环境问题需要从居民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促进农村社区或居民成为生态治理的主体。生活环境主义基于生活者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并通过激发生活者的智慧以解决问题,为农村环境问题提供了治理方向。以该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云南诺村建立水源林历程的分析发现:诺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地方环境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生态治理是在村民小组层面的共同体行动;水与森林资源具有公共性,为村民共同占有、使用,从而赋予村民参与治理的权利与身份;村民会议是整合村民不同利益诉求、“说法”的平台,村民通过博弈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在实践层面,诺村基于生活常识而形成治理规则,并依托村社共同体进行监督和制裁。以农村社区为主体、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生态治理,可为我国西部山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6.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环境已广泛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网络环境也使校园文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校园文化主体参与方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67.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是身体及身体活动方式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塑造和发展的。该理论对活动环境的建设提出了诉求,但当前学校在建设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环境时,还面临物质环境形式化、制度环境边缘化和精神环境浅层化的离身困境,无法满足具身民族文化活动的建设需求。具身认知理论指出,活动主体需要与环境交互对话,并需要建设复合型具身环境,以增强民族文化传承效果。因此,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时,应优化民族性物质文化环境、建构规范性制度文化环境以及深度挖掘具身性精神文化环境。这是开展具身性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实现更有质量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68.
2023年中国环境立法的基本特征是立法范围的拓展,人居环境保护制度在不同层级的立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规定,生态保护也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立法主题。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进入立法规划已经影响到环境立法研究和实践,环境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和修改的节奏放缓,特殊区域生态保护立法出台,融入环境保护制度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多。环境司法解释继续发挥重要的制度构建功能。环境类部门规章主要在碳减排立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他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地方环境立法总体上在多年来形成的轨道上平稳前行,立法主题、立法方式等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创新,包括人居环境立法的增多、融入其他立法的环境保护制度越来越多,但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分工不清、热衷于区域保护立法和协同立法、执行性规则设计不到位等问题仍旧存在,地方环境立法的实质内容改进仍有较大空间。环境立法研究主要关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等主题,环境法律制度的研究仍呈现点状集中的特征,并较多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相关联,对地方环境立法的评价和分析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69.
网络化时代的来临,既给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今网络已向人类社会进一步延伸,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新特点,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870.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课堂利用率高,正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该文以环境基础化学(一)课程为例,对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详细阐述,针对学习需求及课程特点进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阐明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对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