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96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8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657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346篇
社会学   383篇
统计学   1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新时期,众多少数民族长篇小说力作通过对民族传统物质文化的客观描述、记录与书写而成为族群物质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正在或已经消逝了的民族地域文化及其物质表现的当代记忆,一种带着原生态的“神奇的现实”,深具民族志特征。本文着重从民族地域生态景观的展示和民族衣食住行等生活事象的再现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2.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成并传世的文化资源。这里主要指已经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遗产资源,诸如人类早期石器时代的遗址、长城、石窟、岩画,西夏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存、伊斯兰文化建筑、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目前,宁夏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现状不一,一些资源已经消失,不少资源遭到毁坏。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应加大各类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要提升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要体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基础理论,而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如何确定认识对象中的物质和精神,如何判断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和客体,如何区分社会关系中的主观和客观,如何把握历史规律中的内容和形式,构成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94.
张早林 《兰州学刊》2005,1(1):45-4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石性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从马克思批判性研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实践"概念的来源、意义作一解读,指出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中的基石性意义在于科学地解决了主体性与现实性的分裂问题,使其在物质生产中达到了统一;在于科学认识论的形成以及"社会关系"这一直接导致历史唯物主义出现的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995.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和谐理念的科学阐释是其文明和谐观的理论铺设.作为哲学命题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科学观点和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万物和谐统一的现代科学形态,科学地理解和谐理念,必须正确看待和谐所蕴涵的斗争性,认识到斗争是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斗争是达到和谐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系统的思想尤其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理论,对和谐理念的科学发展大有裨益.反过来,系统思想的蓬勃发展又充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和谐理念的发展上起着革命性的贡献,使和谐理念的发展走上了科学的轨迹.  相似文献   
996.
李键 《学术论坛》2007,1(1):5-8
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不是体现在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唯物主义上,而是体现在其哲学视域、逻辑起点、哲学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实践观立场上。由于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诠释的不到位和不彻底性,影响了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的确立。因此,要彰显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不仅要从物质本体论立场转变到实践观立场上来,而且还要对实践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97.
"屋"具有喻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领域和生存需要,也和人的精神、心理、艺术审美追求,与社会制度、观念以及人类历史相关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论文从关于"屋"的物质、两性、城市和精神四重文学话语入手,分析论述了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屋"与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关系的历时性话语表达,以及当代人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在这两者关系中是如何被深刻揭示的.  相似文献   
998.
朱兰芝 《文史哲》2005,20(6):124-129
传统唯物主义对其“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第二性的”的哲学基本观点从两个方面作了证明,即本体论证明和认识论证明。就认识论证明来说,除了同本体论证明一样犯有逻辑循环的错误以外,它还有不能正确解释所谓的意识的能动性的弊端,因而它之所谓意识的“反作用”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也是不能成立的。意识具有远远超过传统唯物主义所估价的能动性也即它所谓的“反作用”,但是这种能动性之重大和重要,要在超越传统唯物主义所谓意识的“反作用”的新的哲学视野中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9.
当代文学史期的"政治异质书写"有两种情形,主流作家的书写源于其对民间物质立场的忠诚及由此而来的意识形态紧张;非主流作家的书写源于其对"五四"思想文化路线的坚持.本文在既有"政治异质书写"理论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当代意识形态内部,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蕴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本体论问题研究的重点既不是回答"有没有本体论",也不是回答"本体论是什么",而是回答"为什么需要本体论"。这一思路的转换会凸显哲学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实现这一思路的转换,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从而找到回答"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