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021篇
  免费   1580篇
  国内免费   649篇
管理学   11728篇
劳动科学   863篇
民族学   2192篇
人才学   5338篇
人口学   588篇
丛书文集   16880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4891篇
综合类   47899篇
社会学   13690篇
统计学   117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217篇
  2023年   2476篇
  2022年   2506篇
  2021年   3822篇
  2020年   2382篇
  2019年   3545篇
  2018年   963篇
  2017年   2027篇
  2016年   2550篇
  2015年   3576篇
  2014年   7408篇
  2013年   6198篇
  2012年   6339篇
  2011年   7427篇
  2010年   6686篇
  2009年   7421篇
  2008年   7297篇
  2007年   5313篇
  2006年   4698篇
  2005年   4276篇
  2004年   3287篇
  2003年   3323篇
  2002年   2938篇
  2001年   2686篇
  2000年   2193篇
  1999年   1107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自信心是孩子积极主动参加一切活动的内动力。良好的自信心,也是孩子能够顺利完成活动,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利保障。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为他将来参加学习、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将来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成功扫除障碍,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把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2.
班主任需寻求有效途径,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找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班级管理的最佳切合点,运用多媒体、班级博客等促进管理形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通。  相似文献   
43.
牟敏 《科学咨询》2015,(3):32-3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众多理念的核心内容,教材作为培育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编排体系以及隐含其中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仍然较为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让教师在面对教材时能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呢?一、研读中理解教材在我们的头脑中,以往的数学教科书内容大都是一个个枯燥而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一大堆人为编制的远离生活的习题。当我们翻阅新课标教材时,会感受到孩子们学  相似文献   
44.
《管理学报》2015,(2):152
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地处广西工业中心柳州市,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发展管理教育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管理学院依靠广西科技大学扎实的工科基础,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管理基本素质的培养,逐渐形成"严谨、勤奋、合作、创新"的教风和"诚信、刻苦、团队、创新"的学风。人才培养立柳兴桂、面向全国,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对社会经济及经营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45.
田野  田赤  曾茜 《民族论坛》2005,(6):8-10
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推出《共产党人》主题宣传报道,报道全省各条战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事迹。  相似文献   
46.
在"尊孔崇儒"文教政策的影响下,辽朝西京地区官学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首先,是西京地区建立起以西京学、州学、县学为核心的官学教育体系。在官学的带动下,私学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次,是在西京地区培养出一批名臣儒士,在辽朝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京地区官学教育的发展,使得居住于西京地区的汉、契丹等族能够大规模、系统地接受中原儒家经史教育,使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儒家文化的逐渐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审视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把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概括为学校化运动 (又可称为近代化 )、特色化探索 (又可称为民族化 )和全球化应对 (又可称为多元一体化 )三个阶段。通过分析比较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探索了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8.
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是基于作者在2003年在西藏几所小学进行社会调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搜集的部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的。主旨是为了揭示:(1)在人类学、教育学领域梳理有关双语教育的普遍性理论;(2)当前西藏的双语教育状况;(3)老师、家长、学生和校长等群体对当前双语教育的观点和立场;(4)联系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前景、民族文化保存和继承,藏汉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如何界定和评估问题;(5)分析学生的社会和家庭两个宏、微观社会语言环境。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亦即文字采访记录和数据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49.
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对于教育和民族教育问题的研究更为看重对教育得以运行的社会宏观背景的关注。从社会学的学科视野出发,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和一种社会设置,教育无时无刻表征着社会生活的现实,所以,教育就应该凸显它本来就具有的社会底蕴;而社会学视野中的民族教育,自有其更为宽广的社会背景、更为深厚的学术支撑和更为丰富的学理内涵,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50.
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出发,探讨了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格建构与大学教育、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及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教育是人格建构工程,教师是灵魂建筑师。因此大学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