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021篇 |
免费 | 1580篇 |
国内免费 | 64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728篇 |
劳动科学 | 863篇 |
民族学 | 2192篇 |
人才学 | 5338篇 |
人口学 | 588篇 |
丛书文集 | 16880篇 |
教育普及 | 2篇 |
理论方法论 | 4891篇 |
综合类 | 47899篇 |
社会学 | 13690篇 |
统计学 | 11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17篇 |
2023年 | 2476篇 |
2022年 | 2506篇 |
2021年 | 3822篇 |
2020年 | 2382篇 |
2019年 | 3545篇 |
2018年 | 963篇 |
2017年 | 2027篇 |
2016年 | 2550篇 |
2015年 | 3576篇 |
2014年 | 7408篇 |
2013年 | 6198篇 |
2012年 | 6339篇 |
2011年 | 7427篇 |
2010年 | 6686篇 |
2009年 | 7421篇 |
2008年 | 7297篇 |
2007年 | 5313篇 |
2006年 | 4698篇 |
2005年 | 4276篇 |
2004年 | 3287篇 |
2003年 | 3323篇 |
2002年 | 2938篇 |
2001年 | 2686篇 |
2000年 | 2193篇 |
1999年 | 1107篇 |
1998年 | 543篇 |
1997年 | 339篇 |
1996年 | 228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97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自信心是孩子积极主动参加一切活动的内动力。良好的自信心,也是孩子能够顺利完成活动,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利保障。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为他将来参加学习、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将来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成功扫除障碍,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把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2.
班主任需寻求有效途径,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找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班级管理的最佳切合点,运用多媒体、班级博客等促进管理形式的科学化和多样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互通。 相似文献
4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众多理念的核心内容,教材作为培育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其内容、编排体系以及隐含其中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仍然较为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让教师在面对教材时能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呢?一、研读中理解教材在我们的头脑中,以往的数学教科书内容大都是一个个枯燥而抽象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一大堆人为编制的远离生活的习题。当我们翻阅新课标教材时,会感受到孩子们学 相似文献
44.
45.
46.
在"尊孔崇儒"文教政策的影响下,辽朝西京地区官学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首先,是西京地区建立起以西京学、州学、县学为核心的官学教育体系。在官学的带动下,私学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次,是在西京地区培养出一批名臣儒士,在辽朝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京地区官学教育的发展,使得居住于西京地区的汉、契丹等族能够大规模、系统地接受中原儒家经史教育,使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儒家文化的逐渐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审视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把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概括为学校化运动 (又可称为近代化 )、特色化探索 (又可称为民族化 )和全球化应对 (又可称为多元一体化 )三个阶段。通过分析比较这三个阶段的特点探索了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8.
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是基于作者在2003年在西藏几所小学进行社会调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搜集的部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的。主旨是为了揭示:(1)在人类学、教育学领域梳理有关双语教育的普遍性理论;(2)当前西藏的双语教育状况;(3)老师、家长、学生和校长等群体对当前双语教育的观点和立场;(4)联系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前景、民族文化保存和继承,藏汉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如何界定和评估问题;(5)分析学生的社会和家庭两个宏、微观社会语言环境。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亦即文字采访记录和数据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49.
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对于教育和民族教育问题的研究更为看重对教育得以运行的社会宏观背景的关注。从社会学的学科视野出发,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和一种社会设置,教育无时无刻表征着社会生活的现实,所以,教育就应该凸显它本来就具有的社会底蕴;而社会学视野中的民族教育,自有其更为宽广的社会背景、更为深厚的学术支撑和更为丰富的学理内涵,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50.
那顺布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3):81-82
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出发,探讨了大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建构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格建构与大学教育、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及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教育是人格建构工程,教师是灵魂建筑师。因此大学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