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汪信砚论文选》(中华书局2009年,以下简称《汪文选》,凡出自该书的引注均只标页码)是从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表的150多篇论文中精选而成的。其中包括“现代认识论研究”、“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哲学问题探索”和“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反思与建构”三个部分34篇论文。在我们看来,这些写于不同年代的学术论文,不仅生动展现了汪信砚教授在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探索足迹和理论成果,而且通过一位善于思考、不断创新、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哲学家之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2.
农民的精神家园,是农民精神生活的港湾,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团结互助的精神动力。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代中国农民共有精神家园逐渐荒芜。构建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家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借鉴吸收其他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乡村风格、乡村气派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先进文化,使乡村传统文化生命力更强、魅力更大,进而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3.
时代精神并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精神,而是具有时代性特征的精神;时代不仅是时间上的概念,还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亦即时代精神不仅有时间上的维度,还有空间上的维度。对时代精神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分析,并揭示其现实约束,才能更为全面地理解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4.
合作学习相对于单个人的独立学习而言,是一种学习者的群体思维活动,它即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无论是科学研究社会生产还是政治经济事务,合作都是一种强有力的润滑剂,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有序的前进.  相似文献   
14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艰苦创业的实践精神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6.
韦冬雪 《学术论坛》2008,31(2):189-192
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其内涵及实现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的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内在需要和动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原有的观念系统、知识经验和能力;外部条件主要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其中,精神条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外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社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风气以及社会思潮等.  相似文献   
147.
148.
《礼记》是时代与现实生活的风雨催生的学术之花,是儒家在“礼崩乐坏”时代反思重建政治秩序和价值观念的产物。它承载了原始儒家在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焕发出的学术激情和文化精神。《礼记》以“仁”释礼,表述了新的学术思想和时代的先进文化;礼学蕴涵了儒家学者对时代忧患敏感而深切的体验,以及他们欲消除时代忧患的强烈责任意识。应该研究《礼记》学术思想的时代精神,从一个特定的学术视野观照儒家礼学之精义。  相似文献   
149.
150.
问题是一个时代最为强烈的回音,而文化理论的问题只有在与社会发展实践的交融和互动中才能得以延展和深化。在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话语体系中,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再到费尔巴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文化维度抑或是文化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把文化的实践形态纳入社会总体实践的基本类型,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文化内涵及其演进规律,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通过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践思维基本原则的澄清,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本质和价值旨向,也即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总体的一部分所彰显出的人类精神实践的基本内容。对现实的人及其文化实践的合理阐发,正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使命,走向实践的文化可以称之为唯物史观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